据悉,喀什师范学院2014届毕业生研究生中,一半研究生非正常毕业(其中含毕业论文未通过者、学分不够者、CET-6未达标者、有严重违纪者、未发表小论文者)。以培养单位而论,这是学校狠抓学生质量、严格控制研究生毕业条件的结果,是一种“正常现象”。
在目前一些高校研究生一再扩招、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的背景下,应该说,喀什师范学院严抓学生质量、严控研究生毕业条件的做法有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但是,倘若说一半研究生非正常毕业是一种“正常现象”,就颇值得商榷了。
孵过小鸡的人都知道,一只母鸡一窝蛋,经过21天恒温孵化,小鸡就能出壳,只是出壳率再高,总免不了有三两个“罔蛋”(废品之意)。难道喀什师范学院研究生培养的这种情况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过,要是一窝鸡蛋半数以上出不了壳,那肯定是某方面出了问题,要么是鸡蛋本身“素质不高”,要么是孵化过程中有重大差错。
培养人才也是同样道理。一批学生有三两个落伍的不足为怪,可一半研究生非正常毕业,无论如何也不能是“正常现象”,这至少说明研究生培养工作总体上仍存在问题。究其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或者,研究生本身的素质、能力、刻苦精神等等有欠缺,属于“先天不足”;或者,校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某些方面和环节存在失误。
首先,该校近来升喀什大学,大量扩招本专科及研究生。在研究生招生时只重数量不讲质量,只要过了研究生招生初试国家线都可以录取,招生复试仅仅流于形式,然而导师师资力量稀缺,以致导师超额带研究生,使得学生平均拥有的教学资源量大幅度减少,教育的“营养成分”必然下降。
其次,导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导师责任心较差,特别是一些兼职导师,挂着名,拿着经费,却对自己的学生不闻不问,不理不睬等等,试问?国家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去哪儿了?
总之,笔者认为,正是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导致了诸如一半研究生非正常毕业的现象。认真纠偏,提高培养质量已是当务之急。要知道,“只有不好的教育,没有不好的学生”。缺乏自省精神的学校,是不可能让人相信其“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的誓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