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探索吧 关注:22,681贴子:108,822

回复:每日一天文图(2015.01.01~2015.12.31)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5 年 12 月 17 日
南天的雙子座流星雨
影像提供與版權: Yuri Beletsky (Carnegie Las Campanas Observatory, TWAN)
說明: 隨著地球穿過活躍小行星3200 Phaethon的塵埃雲,今年極大期出現12月14日清晨的雙子座流星雨頗為精采。這幅南半球夜空影像,記錄了流星從位在雙子座的流星雨輻射點流洩而出的景象。這張組合影像,結合了多幅攝於5小時期間、記錄了流星痕的照片。在最後的組合階段時,所選擇的照片再和智利.拉斯坎帕納斯天文台.雙6.5米麥哲倫望遠鏡上方的星空對齊。在影像中,可見到明亮的獵戶座參宿七、天狼星、以及綿延向天頂伸展的銀河。而位在北河二與北河三這兩顆雙子亮星附近的流星雨輻射點,低懸在地平線附近。此外,看似會聚在遠方的流星痕,其輻散效應則是源自透視。雙子座流星在地球大氣中移運動的速率大約是每秒22公里。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0楼2015-12-17 18:02
回复
    2015 年 12 月 18 日
    赫比格-阿羅24
    影像提供: NASA, ESA, Hubble Heritage (STScI / AURA) / Hubble-Europe Collaboration
    Acknowledgment: D. Padgett (GSFC), T. Megeath (University of Toledo), B. Reipurth (University of Hawaii)
    說明: 乍看這或許像是一把雙刃光劍,但這二道從一顆新誕生恆星射出的宇宙噴流,出現在我們附近的星系小區內。這幅建構自哈伯太空望遠鏡影像數據的景象,位在距離約1,300光年(約400秒差距)的獵戶座B分子雲團之恆星誕生區內,影像涵蓋了赫比格-阿羅24 (HH 24)周圍寬約半光年的區域。隱不可見的HH 24之中心原恆星,周圍旋繞著由低溫塵埃和雲氣所構成的扁平拱星盤。隨著物質掉向這個年輕天體,它會持續升溫。這二道沿此系統旋轉軸反向噴出的噴流,穿過這個區域的星際物質,狹窄的高速噴流在所通過之路徑上,造成了一系列光亮的激震波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2楼2015-12-19 00:32
    回复
      2015 年 12 月 19 日
      恆星流與鯨魚星系
      影像提供與版權: R Jay Gabany (Blackbird Observatory)
      Collaboration: David Martínez-Delgado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et al.
      說明: NGC 4631是一個位在北天獵犬座內的螺旋星系,距離我們只有2,500萬光年遠。這個側對我們的星系,大小和我們銀河系相近;其扭曲的楔形外觀,讓有些人認為它形似一條宇宙級的鯡魚,也有人稱它為鯨魚星系。在此大星系滿是塵埃的泛黃核心上方,緊貼著一個小而醒目的明亮橢圓伙伴星系。除此之外,清楚可辨的還有最近剛發現、位在NGC 4631星系暈之內的數個暗淡矮星系。事實上,NGC 4631上方及下方的延伸結構,現在咸認是潮汐恆星流,它們是一個矮伴星系在35億年前起連續和鯨魚星系接近,而被拆解之後的遺跡。就連在鄰近的星系及我們銀河系的形成中,星系形成模型皆預測會有潮汐恆星流的出現。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3楼2015-12-20 00:2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4楼2015-12-20 12:20
        回复
          2015 年 12 月 20 日
          黝黑地球上的紅色精靈
          影像提供: ISS, Expedition 31 Crew, NASA
          說明: 這幅地球影像有其特殊之處,你找得到嗎?一種原先認為只是傳說的稍縱即逝現象,出現在這張影像裡,如果你知道該往何處瞧。在這張2012年4月攝於國際太空站的主題影像裡,左側有熟悉的國際太空站太陽能板,右側則可見到部分的機械手臂。這種鮮少拍攝的現象稱為紅色精靈,其暗淡的身影出現在影像右方亮區上方。這個亮區和紅色精靈是不同種類的閃電,白色亮閃則是常見的閃電。雖然紅色精靈已口耳相傳了將近300年,但它們直到1989才有意外記錄到的影片。紅色精靈仍有許多未知,包括它們如何產生,它們對地球大域電路的影響為何,以及它們和其他高層大氣放電現象,諸如藍色噴流及地球伽瑪射線亮閃是否有所關聯。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5楼2015-12-20 23:18
          回复
            2015 年 12 月 22 日
            视频下载↓: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3983404440&uk=2301931332
            冬至的插圖: 一年的天空
            影片提供與版權: Ken Murphy (MurphLab); Music: Ariel (Moby)
            說明: 這則影片的每一個嵌板顯示一天,你能找出那天是冬至嗎?其中共有360個嵌板,故這則由美國.加州、舊金山.探索博物館屋頂一部錄影相機所拍攝的時序影片,呈現了將近一年的天空。從2009年中到2010年中,這部相機從日出前到日落後,每10秒記錄一幅影像,影片右下角的時間碼,顯示了一天之中的當地時間。影片依日期排列,左上角是7月28日,而1月1日大約出現在中間。在影片中,漆黑是夜晚,藍色代表艷陽天,灰色代表有雲層籠罩的陰天;許多嵌板顯示在一天之中,有頗為複雜的雲系飄過廣角相機之視野。影片開始時中心一片漆黑,代表那是較晚天亮、日照較短的冬季。雖然每天都是等長的24小時,但北半球在12月和前後的冬季月份裡,黑夜最長。所以找到有最長夜晚的那個嵌板,就找到了冬至,而北半球的冬至也出現在今天。在這些影片結束之時,日落和緊隨的黑夜首先降臨在中心上方的冬日,最後才出現在底端的仲夏。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7楼2015-12-22 22:18
            回复
              我为什么看这种图片有种小害怕的感觉 求同类 大家有这种情况么


              来自iPhone客户端179楼2015-12-23 13:39
              回复
                2015 年 12 月 23 日
                興隆觀測站上空的雙子座流星
                影像提供與版權: Steed Yu (虞駿) and NightChina.net
                說明: 雙子座流星打那裡來的?依天空的位置來說,就如這幅組合主題影像漂亮地展示,產生雙子座流星痕的這些沙粒大小石頭,看似從雙子座 泛流而出。依它們的天體源來論,它們在太陽系的軌跡可回溯到小行星3200 Phaethon(法厄松),然而這個結論也有點難解,因為這個不尋常的天體基本處在休眠狀態。或許,3200 Phaethon 釋放塵埃的活動比我們所知還要強烈,話雖如此說,但到底發生了什麼與及為何會如此,則仍是未解之謎。在上星期這群流星雨的極大期之時,記錄到包括明亮火流星在內的50多顆流星掠過了中國.興隆觀測站的上空。因為12月的雙子座流星雨,是最容易預測也是最活躍的流星雨之一,所以有關它來源的探索可能會持續下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0楼2015-12-24 01:15
                回复
                  2015 年 12 月 24 日
                  彩色恆星與矮松
                  影像提供與版權: Stan Honda
                  說明: 這顆矮松上的美麗飾品,是天蝎座的亮星和銀河盤面的暗淡輝光。在這幅今年7月攝於地球.大峽谷北緣的淺場近焦影像裡,松樹的針葉頗為清晰,但遠方恆星的星光卻模糊成色彩鮮明的圓碟。當然,恆星的色澤取決於其溫度,大多數失焦的天蝎座亮星色澤泛藍,所以它們的表面溫度遠高於太陽。影像中稱為天蝎天臟的泛紅巨星心宿二,則比太陽低溫個頭也較大。在這幅望遠鏡影像右上角、聚焦清晰的泛白圓碟,則可輕易認出是正在反射陽光的環系氣態巨行星-土星。(pinyon pine 矮松; Antares 心宿二)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1楼2015-12-24 22:19
                  回复
                    2015 年 12 月 25 日
                    图挂了_(:_」∠)_
                    比例正確的太陽系模型
                    影片提供與版權: Wylie Overstreet and Alex Gorosh
                    說明: 想建構一個比例正確的太陽系模型嗎?一顆1.4公分(約半英寸)寬度的藍彈珠,會是用來代表地球的好選擇。而太陽的寬度是地球的109倍,一顆直徑1.5公尺的氣球可用來代表太陽。不過,地球和太陽的間距是1億5千萬公里,依比例轉換略少於180公尺。也就是說,包含外行星軌道在內的完整模型,你家的後院容不下。然而,你或許可以找個乾河床來完成這項工作。請觀賞這則具有啟發性的影片,以及建構比例正確的太陽系之歷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2楼2015-12-25 23:47
                    回复
                      2015 年 12 月 26 日
                      南半球的撞擊坑與星系
                      影像提供與版權: Babak Tafreshi (TWAN)
                      說明: 位在地球.澳洲.北領地的亨布里撞擊坑,是4,000多年前一次撞擊所留下的坑疤。當時一顆古老的隕石碎裂成數十塊,最大的一塊造成了一個直徑180公尺的撞擊坑;在這幅南半球夜空影像裡,它風化的坑牆和坑底受到燈光的照亮。這張豎直的全景,呈現了綿延伸展到地平面的壯麗銀河,以及受到遮光塵埃雲切割、繁星點點的中央星場。沿著銀盤掃視,可見到南門二、馬腹一及南十字星群的恆星。在這片極為漆黑的夜空中,視野左側的明亮星系,是身為銀河伴星系的小麥哲倫星系。在它下方的地平線之輝光,並非鄰近城鎮的燈火,而是正在升起的大麥哲倫星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4楼2015-12-26 23:16
                      回复
                        2015 年 12 月 27 日
                        在劫難逃的海山二星
                        影像提供: J. Morse (Arizona State U.), K. Davidson (U. Minnesota) et al., WFPC2, HST, NASA
                        說明: 船底座的海山二星可能即將爆炸,然而,沒人說得準會是何時,也許就在明年,也許在1百萬年之後。海山二星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100倍以上,讓它成為大型超新星的候選者。歷史記載大約在150年前,海山二星曾經歷一次不尋常的爆發,成為南半球夜空中最亮的數顆星之一。位在鎖孔星雲內的海山二星,目前認為是唯一會輻射自然雷射光的恆星。這一張攝於1996年的主題影像,呈現了這顆淘氣恆星周圍不尋常雲氣的細微部分,其中包括兩道突出的雲瓣、熾熱的中心區、以及一些奇怪的輻射狀條紋。 其中,充滿著氣體與塵埃的兩個突出物,正在吸收來自中央區的藍光與紫外光,而中心處的這些輻射狀條紋之成因仍未明。(Eta Carinae 海山二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5楼2015-12-27 23:00
                        回复
                          2015 年 12 月 28 日
                          视频没法上传。。。
                          獵鷹九號第一節火箭降落
                          影片提供: SpaceX
                          說明: 這部推進器成功降落了。而在上星期隨著獵鷹九號第一節火箭,垂降在離美國.佛羅里達州發射地點不遠的停機坪上,太空飛行也往較低價的方向邁進。在以前,大部分的火箭推進級是拋棄式,重要的少數例外是返航降落在跑道的太空梭,以及從海面回收的太空梭固體燃料助推器。這次的降落發生在獵鷹九號第2節火箭,持續推送數部通訊衛星前往低地球軌道之時。此一受控降落的首例,是由太空探索公司所達成,而在上個月緊接著也有藍色起源公司的推進器完成降落,只不過,並未同時發射衛星。在去年,美國航太總署挑選了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公司,進行未來載送太空人前往國際太空站的任務。影片中的火箭推進器,規劃在進行耗損和可再用性分析之後退役。(Falcon 9 獵鷹九號; SpaceX 太空探索公司; Blue Origin 藍色起源公司)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6楼2015-12-29 00:23
                          回复
                            2015 年 12 月 29 日
                            獵戶座大星雲的塵埃
                            影像提供與版權: Raul Villaverde Fraile
                            說明: 一個恆星形成區的周圍有什麼?以獵戶座大星雲為例,答案是塵埃。獵戶座大星雲離我們約1600光年遠,內部到處都是複雜而美麗的絲狀塵埃。不透光的塵埃,形成於大質量低溫恆星的外圍大氣裡,然後被強烈的恆星風挾帶出去。在這個星雲之內,鑲嵌有四合星群和其他數個恆星形成之中的星團。而在上面這幅主題影像裡,M42和M43周圍包覆著染成棕色的繁複塵埃絲,中心的輝光雲氣則以紅色來突顯。在接下來的數百萬年裡,大部分獵戶座的塵埃,將慢慢地被現在形成中的恆星所摧毀或吹飛到銀河空間。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7楼2015-12-29 23:54
                            回复
                              2015 年 12 月 30 日
                              狐皮星雲
                              影像提供與版權: John Vermette
                              說明: 這隻星際犬科動物,源自宇宙塵埃和雲氣與年輕熾熱恆星的高能星光及恆星風之交互作用。由於它的外觀、視覺上的紋理及色澤,讓此區域獲得狐皮星雲之暱稱。影像上方的特徵性泛藍輝光,是來自塵埃反射了亮星S Mon的星光。在這張主題影像裡,這顆亮星位在影像頂緣的下方。帶著紅與黑紋理的區域,則是由宇宙塵埃與發出紅光的電離 氫氣混雜而成。位在北天的麒麟座方向、距離約2,500光年遠的S Mon,是年輕疏散星團NGC 2264的成員。(Fox Fur Nebula 狐皮星雲)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8楼2015-12-31 02: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