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之间几乎没有辩论,只有争论。这是因为“中国式辩论”忽略了辩论的两个最基本要素:事实和逻辑,而专注于姿态与声势。中国式辩论的目的和结果不是“改变对方的观点”而是“否定对方的为人”。
中国式辩论不仅仅发生在市井小民身上,照样出现在名人(比如方舟子与崔永元关于转基因的辩论)、圣人(比如孔子与学生的辩论)、政府发言人身上。我们甚至把他们在辩论中使用的“阴招”当成典范来崇拜。但这样的辩论无一不是以“伤害感情”为结局。
为了消除中国式辩论给我们自己以及他人造成的伤害,我总结了中国式辩论中的常见“恶习”,供大家包括我自己进行反思与对照。
先要明确论点——
在开始辩论前,先要和对方在论点的定义、范围上达成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要开始辩论。
不离开论点——
包括不要扩大论点和增加新的概念。如果不断扩大论点,那么辩论就不可能得出任何结论。
保持合适的音量和语速——
辩论是“比理”而非“比力”,所以不要指望在音量和气势上压倒对方。如果你音量越高、语速越快,对方会感觉到你“理”亏了,只好用“力”来弥补。
不使用感叹号——
在网络聊天辩论时,要尽量不用感叹号。因为它表达的是强烈的情绪。它与提高说话的音量一样,只能给对方以恶性的情绪刺激而让辩论变成争吵。
面带微笑——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你的面部表情直接影响对方的情绪,最后又反过来影响你的情绪。
仔细倾听——
不打断对方说话。如果对方实在太啰嗦,可以善意提醒,比如说:“我已经懂了,你不必重复了”、“能尽量简洁一些吗?”、“能回到我提出的论点吗?”
不指责对方的人品——
比如说:“你做过的坏事还少吗?”、“你就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
不指责对方的能力——
比如说:“你就是脑残。”此言一出,辩论就已经变成争吵了。
不指责对方的身份——
比如说:“你一个文科大专生有什么资格和我这个理科博士谈科学?”
不指责对方的动机——
比如说:“你说转基因对人无害,一定是在为利益集团说话。”
不给对方下永久性的抽象的负面结论——
比如说:“你把别人的观点绝对化放大化,是比较典型的非黑即白逻辑思维的表现形式,凡具备这样逻辑的人通常缺乏社会经验,遇事容易走极端”、“你这是鼠目寸光。”这些都离题太远了,并且对方不可能接受。
不要试图用他人或未来推测来支持你——
比如说:“他们都认为我是对的”、“他也认为你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