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皇帝吧 关注:197贴子:1,697
  • 2回复贴,共1

第294章 凉州又崩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品相关】
【小说作者】: 剑花如梦
本书《三国之最强皇帝》首发:创世中文网
链接:http://chuangshi.qq.com/bk/ls/320113.html
【小说性质】:VIP作品
【小说类别】:穿越历史
【内容简介】: 历史系研究生刘照同学,因动车事故,意外的穿越到了汉末,成为了少帝刘辨。面对未来会被董卓鸩杀的命运,刘照殚精竭虑,步步为营,终于成功的改变了历史。从此,三国英雄皆为我所用,昭昭大汉,国祚延绵。然而,没有了军阀割据,没有了三国争雄,那三国英雄们的命运,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请各位吧友有能力的就订阅本书,没有能力的登录创世中文网帐号,每天投一张推荐票支持剑花如梦。你的每一张票、点击、和收藏都是作者最大动力。


IP属地:浙江1楼2015-01-05 13:09回复
    傅燮就这么被董卓给坑了。接到董卓被围的急报后,傅燮立刻征发了安定、北地两郡的郡兵,从临泾出发,经薄落谷进入汉阳郡,与汉阳都尉李晟汇合后,立刻扑向了榆中。
      可以说,傅燮在救援董卓这方面,已经做得仁至义尽了。只要董卓再咬牙坚持一两天,那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之中的人,可就是羌胡联军了。
      事实上,就在董卓“金蝉脱壳”的当天下午,傅燮便挥军包围了榆林,只是因为情报传递的速度比较慢,所以才产生了信息上的时间差而已。但是,不管怎么说,只要董卓能再坚持几天——而且他也有这个能力可以坚持下去——那凉州的战局,肯定会产生逆转。
      然而,董卓为了保存实力,却迫不及待的撤走了。他这一走不要紧,却让羌胡联军没了后顾之忧,可以腾出全力来,回师攻打傅燮了。
      别说是董卓早就打定了“坐山观虎斗”,按兵不动的心思,就算是他想回到武威重整军队后,再次进攻金城,这其中的时间差,也足够羌胡联军快速袭击傅燮了。
      由于有羌胡联军从中阻隔,傅燮与董卓之间,没法建立有效、及时的联系,因此,傅燮根本没法在第一时间里,得知董卓已经脱困、退兵的消息。而韩约却挑选了联军当中最精锐的骑兵,总共六千余骑,连夜向榆林方向杀来。
      虽然傅燮老于用兵,在大营二十里外就布下了侦骑预警,可是,对面扑过来的,却全部是备有双马乃至三马的羌胡精骑,他们仅仅的咬在汉军侦骑的身后,根本不给傅燮反应的机会。
      汉军的侦骑前脚进了大营,羌胡的追兵后脚便出现在了战场上。傅燮接到警报后,只觉得脑中嗡的一声,一股寒气直往脑门上窜。他赶忙下令,一边让军中的骑兵,出营拦截来袭的叛军,一边下令正在攻城的军队,火速撤回大营。
      然而,傅燮所有的安排,在迅疾如风的羌胡精骑面前,全都成了徒劳。还不等汉军的骑兵出营,对面的羌胡精骑,已经从背后,向正在攻城的汉军,发起了攻击。
      虽然韩约派来的六千精骑,并没有全数到场,来的只是前锋的两千人马。可是,他们的突然出现,却打了汉军一个措手不及。
      此次,傅燮征调三郡的郡兵,总兵力约有两万之众。在经过与金城郡毗邻的勇士县时,傅燮留下了三千人马,确保自己的后路无失。抵达榆林城外之后,傅燮把手下一万二千人的步卒,分成两部,轮流攻打榆林城,而剩下的五千骑兵,则留在营中作为后备力量。
      因此,眼下在榆林城外奋力攻城的,只有六千余众的汉军步卒,其中,正对着羌胡精骑的,是部署在榆林西门的两千多名汉军士兵。
      两千VS两千,人数上看似相差无几,然而,一方是精锐的骑兵,一方却是疲惫的步卒;一方有备而来,气势汹汹,一方却是仓猝应战,腹背受敌。其结果,可想而知,简直毫无悬念。
      羌胡骑兵很开就击溃了这支汉军,他们一边驱赶着溃逃的汉军士兵,一边乘势绕向了南门方向,准备一鼓作气,再建功勋。
      不过,汉军的骑兵也不是等闲之辈,尽管消息得到的有些太迟,但是汉军骑兵的出击速度,却一点也不慢。仅仅是羌胡骑兵发动了几次冲锋的时间,汉军骑兵便赶到了。
      率先到达的汉军骑兵,是两个千人队,看到战场上的情况,他们立刻一左一右,避开奔逃的溃兵,从两翼包抄了过去,像一柄铁钳一般,狠狠钳住了羌胡骑兵的前锋。
      在追击的过程中,羌胡骑兵的整体队形,未免就有些分散、凌乱,他们大多以百人为一大伙,十人或者二十人为一小队,对溃逃的汉兵展开追杀。这样一来,面对两支汉军的合击,冲在最前方的百余名羌胡骑兵,立刻被数倍于他们的汉军骑兵斩杀殆尽。
      剩余的羌胡骑兵见状,一声唿哨,纷纷以大伙为单位,四散奔逃。这种奔逃,看上去好像与溃逃别无二致,实际上,却是乱中有序,所有的骑兵都在朝着同一个大方向前进。
      这是羌胡各族,在长期的骑兵作战中,总结出的妙法。一旦战场上的情势对己方不利,需要暂时后撤的时候,羌胡骑兵绝不会挤在一起,一股脑的逃跑,相反,他们会把大部队分散成十几个小队,四散奔逃。这样,主要是为了迷惑敌人,让敌人不知道到底该追那一队才好。
      然而,这种四散奔逃,只是一时的假象,事实上,所有“四散奔逃”的羌胡骑兵,最终都会朝着同一个大方向行进,最终汇合到一起,然后重整队伍。
     


    IP属地:浙江2楼2015-01-05 13:10
    回复
      前排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1-08 11: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