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吧 关注:1,704贴子:6,083
  • 4回复贴,共1

人马座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人马座心理学的理论背景(长期连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马座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本主义之父马斯洛发现的自我实现者的特殊心理学,之所以叫做人马座心理学,是因为在后人本主义者肯威尔伯的意识理论中马斯洛发现的自我实现者就基本位于这个身心合一的层次,当然马斯洛在后期将自我实现者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现实型自我实现者,一类是超越型自我实现者,如果对应肯威尔伯的理论,处在人马座水平的应该是现实型自我实现者,当然广义上来说还应该包括灵性阶段与人马座阶段之间的一部分超越型自我实现者。
马斯洛在他的《动机与人格》中的第十一到第十三章详细描写了自我实现者的价值观,行为表现,性格和处世特点,以及他们的爱情和创造性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我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许金声当年也是因为被马斯洛书中自我实现者品质深深的感染从而决定将人本主义作为自己今后的研究取向。而对于读过马斯洛的书的人来说留下印象最深的恐怕也是马斯洛家喻户晓的需求层级论以及具有唯美色彩的自我实现者的特征的描写,从另一方面来说需求层级论早已写进了我们的中学课本,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怎样来形容它普及到的程度呢?不但在中学社会学课本早早的就提到这个理论,在学普通心理学要提到它,在学习社会心理学要学到它,学到消费心理学还要学,哪怕在教育学,管理学,医疗护理学还是要学它,好家伙,对于这个理论一定要学到够为止,所以我们现在基本人人都对这个理论有印象,这可以说是马斯洛的理论已经成功的超越心理学亚文化的圈子对我们整个社会文化产生的非常普遍的影响的实例。
然而对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除非心理学科班出生或者专门看过相关书籍的人,一般人就没有什么印象了,但实际上马斯洛在理论研究时在自我实现理论上投入的精力是远远多于需求层次理论的研究的,仅仅是对自我实现者的观察就进行了快两年的时间,可见马斯洛对于自我实现者的研究是投入了多少心血。随着对自我实现者的观察和思考的不断深入,马斯洛越来越发现人群比例为1%自我实现者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别,马斯洛觉得这不只是量上的差别,自我实现者在本质上就于普通人不同,他觉得有必要将普通人心理与自我实现者的心理区分开从而单独进行研究,所以顺着马斯落的思路结合我差不多3年左右的观察和思考我觉得全面研究自我实现者的时机已经成熟。传统的联想主义心理学在研究人类时的心理,行为,认知时基本不会对人群做特别的区分,这一状况在精神分析学派那里产生了改观,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往往只对心理病态的人和普通人做出区分,研究他们的区别,只执重强调人的适应性,完全忽视对人类内在的高级本性的研究,所以马斯洛毫不客气的称这种心理学为“低上限的心理学”。
讲到马斯洛人本主义的哲学渊源,可以追溯到尼采,尼采在他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将人类比作桥梁的绳索,绳索的一断代表动物,另一端代表超人,而人类就是不断的从动物端往超人端努力的进化着,最终会进化成超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将自我实现者比作超人,他们是我们人类成员中的佼佼者,可以作为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从人生的角度看,我们好像是迷失昏暗的山洞中探索的旅行者,虽然举着火把但是不知道要往那条路前进,正当我们迷茫的时候,突然我们发现了前方的脚印,顺着脚印我们发现了前人留下的路标,他们仿佛是在告诉我们正确的出路,顺着这条路前方逐渐隐隐的出现了亮光,我们隐约的感觉到光明就在前方。我相信自我实现者就是为我们留下脚印和路标的人,现在是时候仔细研究这些线索的时候了。


IP属地:浙江1楼2015-01-05 18:27回复
    好吧


    2楼2015-01-08 13:52
    回复
      传授研究方法
      —————————————————
      你不必自闭廊下笼中鸟。
      闺阁之中也应有书信秋千笑。
      哪怕只凭冷酒醉一场。
      也是眉目如画尽现窈窕。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1-08 16: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