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正定人吧 关注:8,920贴子:333,171
  • 12回复贴,共1
四号我们沿河堤徒步了周汉河。
周汉河发源于正定县西北部,一处发源于周家庄西北的周泉,另一处发源于西汉村东南处的韩泉。明万历年间,正定知县周应中率民疏通河道,加岸固堤,改良数十顷污水沼泽使这一带变得水美粮丰荷飘香,为感其恩德,周泉改名周河。途中有大鸣泉,小鸣泉汇流到刁桥汇为一河,经柏棠流入滹沱河,,因滹沱河水大势猛,使正定城常遭水患,“华塔尖上挂铡草”,清乾隆年间,为了减缓水势,后改流沿柏棠村南过西关向东至城外顺城墙成为护城河,绕城南到城东向东流去,到藁成境内汇入滹沱河。
昔日的周汉河水浸润了附近的村庄和田园,才有了诗人梁清远笔下“谁种桃花临绿津,溪流环抱自成春”“村外乔河入画图,村内名卉几千株”冯铨笔下的“何处名园好?雕桥景物多。竹深人失径,花密鸟成歌”海容笔下的“万点河钱贴水浮,水边人过欲惊鸥,,,西山照眼明如洗,幅幅屏风翠欲流”昔日的周汉河,流淌着清清的河水还有水中游来游去的鱼虾,岸边跳上跳下的青蛙,和青青的杨柳,碧绿的野草,各色的野花,还有迷恋野花的蝶,,,周汉河水灌溉着无边的稻田荷塘使这里被誉为“鱼米乡”“小江南”,,,
走在堤子上使人又想起了小时侯在河里捉鱼的情景,脱掉鞋子,挽起裤腿,虽然鱼没捉到,却收获了两把青青的河草。
再看眼前的这条河,现在村里倒垃圾不象城里有“组织”有“纪律”,统一收集转运,而是随便倒在村外的闲散地,河堤无疑被视在了“闲散”之列。才使部分段河堤变成漫漫垃圾路,还有的河段流着厂矿排放的带有异味的污水,下游还有“红河”之称,,,昔日的美景还是去梦里和书中去寻找吧


1楼2008-04-06 11:13回复
    • 60.1.189.*
    乡村的垃圾没人重视,现在社会发展了,垃圾量也发展了。从前户户有猪圈,现在只能倒在村外


    2楼2008-04-06 17:24
    回复
      2025-05-10 11:57:00
      广告
      无奈.


      3楼2008-04-06 21:08
      回复
        谢谢楼主,雪中送炭


        4楼2008-04-06 21:20
        回复
          走了,看了,累了,不过也对周汉河产生了感情了


          5楼2008-04-06 22:38
          回复
            做些有意义的,保护或者改造。
            稍微比徒步走更深刻一点的行为


            6楼2008-04-07 16:44
            回复
              要想看到周汉河流着清澈的河水,除非滹沱河水日夜流淌,常言说的好“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大河常年渗透,小河自然就有水了


              8楼2008-04-08 09:01
              回复
                • 121.29.182.*
                想起我小时在周汉河边玩的情景  荷香 稻香


                9楼2008-08-19 10:56
                回复
                  2025-05-10 11:51:00
                  广告
                  很多美丽的风景以成为回忆,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所以,才提倡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同行......


                  10楼2008-08-20 11:11
                  回复
                    • 60.1.140.*
                    现在真的该环保周汉河了,有关部门该注视了!!老百姓太伤心了!!!!!!!!


                    11楼2008-08-21 00:07
                    回复
                      • 124.236.44.*
                      为什么没有你们夜游汊河的相片呀


                      12楼2008-08-21 12:38
                      回复
                        为什么过去有周泉、韩泉、大鸣泉、小鸣泉等泉眼,是因为曲阳桥乡的周家庄、曲阳桥、西汉等村的海拔高度比滹沱河底的海拔高度低1到2米,以至于滹沱河水通过沙质含水层的地表层将水引到低处,按照虹吸原理随着压力的增大,将水压出地面,形成泉眼。只要高处的河里有水,泉眼就流水不断。
                        河里没水了,当然泉眼就不流了。现在滹沱河的水是从上游引过来的,河底都做了防渗处理,泉眼当然也流不出水来,加之地下水超量开采,形成华北地区最大的漏斗地况,再现泉眼到处流的景象是不可能了,这就是人对自然破坏的结果。


                        13楼2011-12-08 08:25
                        回复
                          zai在附上点照片就更有说服力了


                          IP属地:河北14楼2011-12-08 08: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