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大学与创新型人才吧 关注:44贴子:173
  • 1回复贴,共1

综合科学素质通识教育选修课-科学学与科学素养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科学学与科学素养》课程简介
课程编码:TXK020(校编码)     课程名称:科学学与科学素养(科学学)
英文名称:SCIENCE OF SCIENCE   学分类别:自然科学学分(仅限东北师大选课分类法)
内容提要:本课程从科学的本质、科学学的出现和科学观的历史变革入手,概括介绍20世纪人类科学知识的时代特征及其结构体系,简略分析科学事业的社会功能和运行机制、科学活动的特点趋势和发展战略、科研人员的基本素质及培养途径,深刻阐明中国公民增强科学意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努力扩展当代大学生的科学视野,增强当代大学生争做“创新型人才”的自觉性,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科学创新素质的积极性。
课程对象:本科1、2年级
评价方式:学术论文式作业


IP属地:吉林1楼2015-01-06 07:05回复

    课程章节目录:
    第一章 科学学学科与科学学课程
        一、二十世纪之前的科学学探索;二、上个世纪之交的科学革命;三、科学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第二章 当代社会各种科学视域观
        一、什么是科学与科学是什么;二、中国政府部门与高层的科学视域观;三、国际社会主导的科学视域观
    第三章 当代科学的宏观结构体系
        一、当代科学体系结构的哲学前提;二、当代大科学观结构体系及其模型;三、当代大科学视域观的意义
    第四章 当代科学各部类发展状况
        一、科学学、哲学与数学;二、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与社会科学;三、思维科学、工程技术与发展学
    第五章 当代科学的主要社会功能
        一、科学促进生产、振兴经济功能;二、科学强化政治、变革管理功能;三、科学刷新文化、引导生活功能
    第六章 科学的特点、趋势和战略
        一、二十世纪大科学的基本特点;二、二十世纪大科学的发展趋势;三、二十世纪大科学的发展战略
    第七章 科学活动的主体及其素质
        一、科学研究的本质及其广泛性;二、科学活动主体的普遍性;三、科学活动对主体素质的基本要求
    第八章 大学生科学素养及其教育
        一、时代凸现大学生科学素质问题;二、大学生要自觉增强科学意识;三、大学生综合科学素质内容与培养


    IP属地:吉林2楼2015-01-06 10: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