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吧 关注:40,397贴子:191,612
  • 12回复贴,共1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论语.先进》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下》
“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礼记·曲礼》下篇)
“子曰:是君三违而不出境,则利禄也。”(《礼记·表记》)
“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孟子·万章》下篇)
“(曹覊)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春秋公羊传》)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01-08 08:41回复
    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经常被误解。
    实际上孔子主张君主,大臣,父亲,儿子都要履行自己的职责。
    孔子不可能主张“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主子圣明,奴才该死”之类的恶心玩意儿。
    孔子所说的“礼”不是现代所说的礼貌,而是周礼,是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士大夫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不是单向的权力,单向的义务。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01-08 08:4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不可则止,,是制止他还是杀掉他还是辞官归隐?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1-08 12:24
      收起回复
        虚心尽意,日进善道,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大臣也。
        子贡曰:陈灵公君臣宣淫于朝,泄治谏而杀之,是与比干同也,可谓仁乎?子曰:比干于纣,亲则叔父,官则少师,忠款之心,在于存宗庙而已,古以必死争之,冀身死之后,而纣悔寤;其本情在乎仁也。泄冶位为下大夫,无骨肉之亲,怀宠不去,以区区之一身,欲正一国之淫昏,死而无益,可谓怀矣!诗云:民之多僻,无自立僻,其泄冶之谓乎?
        就是这个意思。不过凡事还是从两个方面看,毕竟人都是有气节有底线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以死明志古今也是不少,还是要看个人选择。
        如同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从气节看值得赞许,但从天下大势看,武王伐纣是正义之举,你不食周粟也是违背民心之举。再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于义值得称赞,于国无异于乱臣贼子。
        所以说,还是看个人选择,看个人看法


        5楼2015-01-08 18:08
        回复
          有道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1-08 19: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