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师的墓地吧 关注:7贴子:708
  • 3回复贴,共1

【励志集】从平凡到不平凡,JUST DO IT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谁都可以实现心中的不平凡。


1楼2015-01-09 18:06回复
    【"学渣"女孩"逆袭"从全班倒数到全球统考第一】

    龚欣怡获得卓越学生奖
     昨天下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第五届“陈一丹奖”颁奖典礼举行。该校12级会计学ACA班的龚欣怡获得卓越学生奖,奖金2万元。这个文静的武汉女孩,用一年时间,从全班倒数一跃成为全球统考第一名,惊呆众人。
     去年的ACA-principle of Tax(税务原理)全球统考中,龚欣怡以98分的好成绩获得全球第一名。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会长特地发来视频祝贺。要知道,ACA全球统考的及格分才55分。龚欣怡的考分刷新了该考试的历史纪录。
     谁也没想到,1年前,她在全班模拟考试中还排在倒数。龚欣怡告诉记者,在大多数同学眼中,ACA班很特别。大家都觉得他们成绩好,实力强。“其实我们和财会系其他学生的课程设置差别并不大,只不过多学了几门,显得比较紧凑。”龚欣怡笑着说。
     问起“逆袭”秘诀,龚欣怡认为,她跟其他学生没有什么不同,“硬要说区别,大概是我的倔强与自信,以及爆发力比别人多一些吧。”全班倒数后,她退出了大一参加的所有社团,一门心思苦攻ACA。虽然家离学校只1个小时车程,但去年暑假她没回家,留校1个月,每天泡自习室和图书馆,每晚学到楼管员锁门才离开。考前一个月,有几个难点没解开,她在寝室熬了几个通宵。“考完他们都说我是学霸,学霸就是用汗水堆出来的。”龚欣怡道。
      对于未来,龚欣怡说,她会考虑出国继续充电,将来从事自己喜欢的会计工作。


    2楼2015-01-09 18:09
    回复
      【大一成绩倒数 7年奋起直追 “学渣”逆袭变“学霸”!】

      哈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生万良田正读博二,15日9时许,他走进银行,将自己刚刚获得的博士国家奖学金3万元钱汇给母亲,这是他第二次将国家奖学金汇给家里,“希望爸妈能买点好吃的,不要再苦着自己。”万良田心里默默打算着。自从硕博连读后,万良田很少向家里要钱。从大一下学期奋发至今,7年来,万良田在博士生中成绩排名第一,取得了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校博士生学术论坛一等奖,发表SCI论文4篇,担任多个国际SCI期刊的审稿员……这些荣誉让万良田成为名副其实的“学霸”。
      “落魄”过
      大一迷恋网络 成绩倒数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比我厉害的人肯定很多。”说起“牛人”,万良田赶紧摆摆手。他告诉记者,大一上学期他成绩在班级里面倒数,学年排名也在末尾,与现在的成绩比起来,这些不光彩的经历在万良田眼里弥足珍贵,他说“只有经历过,才能珍惜现在。”
      2007年,万良田以高出当地一本分数线70分的高分被哈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录取。由于大学的学习环境相对宽松,万良田经常去网吧上网、打游戏,期末成绩排在班级倒数第四,全学年200人,他排在170多名。看到排名的时候,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稳居班级前三的万良田有些经受不住。他想起母亲每月为了1000元的工资,没有休息日地去看车棚,父亲患了重病需要巨额医药费,“我当时就想,一定要好好学习,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奋起时
      每天凌晨入睡 阅读万篇文献
      经历了短暂的迷茫后,大一下学期万良田又恢复了高中时那种拼命的学习状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整天泡在图书馆里。一个学期之后,他的成绩直线上升,排进班级前十,为此,获得了学习进步奖。之后他在学习上“一路攀升”,现在博士中成绩排名第一。“勤能补拙、厚积薄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着这两个词。直到现在他每天都凌晨睡觉,早上七点多钟起床。大三时,他将“战场”搬到了实验室,每天与各种仪器打交道。
      “大三至今,我看过万余篇专业相关的期刊文献。”万良田说,能够发表期刊的学者都是该领域的牛人,看他们的文章可以武装自己的头脑,“和高手‘过招’的感觉很爽。”被问及学习方法时,万良田若有所思地表示,其实很简单,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坚持自习,不要积攒“历史遗留问题”。
      攻科研
      发表论文14篇 30.6万年薪签约华为
      现在,万良田累计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检索录用4篇。如此“高产”让许多同学羡慕不已。万良田回忆,研一的冬天他终于收到了第一篇SCI论文发表的通知。这个好消息增强了万良田的科研信心,也为他日后啃下成千上万的文献提供了强大动力。万良田广泛阅读文献,每周末,他会组织同学聚在一起,每人拿出一篇最近读过的文献,互相分享心得体会。“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前进。”万良田说在“牛人”的研究成果上不断挑战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
      明年,万良田将博士毕业,而凭借目前所拥有的学术成果,他已被华为公司“2012实验室”录用,搞未来研发,年薪30.6万元。记者了解到,担任该岗位的博士生,东北三省只有2人。


      3楼2015-01-09 18:15
      回复
        【你想要的,总会在合适的时候到来】
        QQ的那一头,是许久未联系的高中好友卫同学,即使隔着电脑屏幕,我依然能够察觉到她抑制不住的兴奋。
        她说:“我的工作搞定了!户口也搞定了!”
        之前在朋友圈见到她的状态,用不安地语气不断地刷着:为什么一个女人,要想靠自己的能力获得帝都的户口这么难?难道为了留在帝都,我必须放弃我热爱的电视行业吗?
        这个从大三时就开始屏蔽一切与外界联络的方式,拼了命地在图书馆复习,然后用第一的成绩考上中传的姑娘,电视是她最大的梦想,她很早就开始为此积蓄,大一时候就开始在学校当地的省级卫视实习,读研时在央视和凤凰都待过很长一段时间,有段时间她说:每天实习结束后,都是凌晨两三点,一个人坐车回到学校,整个人累得都能飘起来。
        在毕业前几个月,她焦躁地为了能够拿到北京户口,为了能够继续留在电视行业而自处奔走。
        我懵懂地问:“很难吗?一定要北京户口吗?”
        她回道:“很难,要求特别高,我手上的offer全是没办法解决户口的,没有户口的话,以后在北京生了小孩都上不了学,我不要这样。”
        我问:“那你怎么办?”
        她纠结着:“如果万不得已,我也许会放弃电视。”
        然而,此时她终于有了好消息,她雀跃着:“我去北京台的时候,都没做多大指望,面试也不够积极,因为没有户口,谁知道,留下来干了几天后,领导说,我看你不错,就把我们部门仅有的两个户口名额给了一个给我。简直跟做梦一样!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自己居然会这么幸运!”
        我真心为她感到高兴,这位姑娘,一直是我很佩服很喜欢的一位姑娘,我知道,她能够有这样的好消息,并不是出于幸运,而是因为,她真的很优秀,所以才会让人不愿意放走她。而我亦明白,为了今天这样优秀得叫人惜才的表现,她在背后默默地付出了多少辛酸和汗水。我期待着,她成为优秀电视人的那一天,因为我相信,她一定能够做到。
        姑娘不由得感叹道:“真好,我最后还是做了电视,你最后还是做了文字,等你来北京,我给你接风!”
        高中的时候,我和姑娘关系很好,每次一起坐在操场上天马行空地幻想着以后的时候,她总是满脸憧憬而又无比坚定地说:“我要考中传,我要学电视,我要做好多好多优秀的电视节目给你们看!”
        而我,那时候还没有她那般自信,却依旧在头脑中把自己的梦想描绘得很清晰:“我要学中文,我要做编辑,我要做很多好看的书给你们看,我还要写很多很多字,可以出好多书。”
        年少的时候,总是雄心壮志,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总是觉得梦想虽然很大很远,但依然是能够触手可及的,我们天真而浪漫的相信,自己会在大学毕业之后,就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然而世事总是难料,我们高考都失利,她没能进中传,只上了一所普通的一本,我更是糟糕透顶,直接去念了三本,仿佛是有默契似的,我们都选择了新闻专业。
        再后来,我们渐渐联系少了,只是偶尔辗转从她的朋友圈或者微博或者旧日同学的口中,知道她的消息,她考上了中传,她去了牛逼的电视台实习,cctv的新闻字幕上有了她的名字……看到她一步步朝着自己曾经的梦想靠近着,我很感动,很欣慰,也很失落。
        因为此时,我因为家庭变故,回到了老家,做了一份清闲但同自己的梦想相距甚远的工作,我很不甘心,却又无比之焦躁,在日复一日单调的生活中激情不再,甚至不再心怀期待。
        有什么好期待的呢?学历不高,学校三流,最糟糕的是,全无行业经验,我想,我这辈子,或许就是一直待在老家,不可能再成为一名编辑了。
        所幸的是工作有大把的空闲时候,于是开始在豆瓣约书写评论,于是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作者和编辑,每次见到有人给我豆油,说喜欢我的文字,都会有种隐隐地自豪,虽然自己的文字梦已经渐行渐远,但能够被认可,已经感觉到了极大的快乐。
        于是,在某个意外的一天,有位合作过的编辑说:“你想做编辑吗?我们正在招人,如果你想的话,就来北京吧!”我不由得大惊失色,若不是这位编辑很活跃,又有过合作,简直要怀疑他是传销组织派来诈骗的:“不是吧?我?你确定你没有开玩笑?”
        “是的,你, 怎么样?敢不敢来北京?”
        “可是……我什么都不会呀!我觉得自己做不来啊!”
        “你文字功底有,看你书评,对书的把握也不错,上手的话就可以了,没什么做不来!”
        在被编辑打了无数次鸡血过后,我果断地选择了离职,然后去北京,准备着从一个新手成为一个靠谱的编辑。
        我不知道自己在北京的生活和工作是何种面貌,亦不知道自己能否真的有足够的能力将这份幸运得来的工作做好。
        只是,此时此刻,我无比之感到欣慰,自己曾经已经差不多埋葬在心底的最初的梦想,居然真的能够有实现的机会,我曾经很愤怒,为何自己想要的生活迟迟不肯到来。现在,我终于明白,如果你真的想要做某件事,就拼命去做好了,朝着这个方向不停地靠近好了,那么,或许,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想要的,总会在合适的时候到来。


        7楼2015-01-23 09: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