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55,608贴子:16,720,125

【交流】我对家庭教育本质的认知,欢迎质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小孩,那也是从小孩过来的,一样可以质疑。发到这里就是为了让不同思想冲撞产生更适合自已的观念。


IP属地:福建1楼2015-01-11 16:00回复
    我先说说我总的教育观念,就是:在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在任何环境任何形式下都有能力获得从容和幸福快乐(不是指现在,而是在他思想成熟以后)。这就要求他必需具备极强的心理素质、独立性、丰富的知识和智慧、以及多种生存能力。


    IP属地:福建2楼2015-01-11 16:00
    收起回复
      这个观念区别于传统把小孩培养成“一个成功的人”为目的观念,也是现阶段大多数父母的观念,按我的理解,一个成功的人就是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并认为只要成功了,孩子以后就幸福了。因为这个目的,很多父母以“一切为了孩子好”的名义,对孩子进行变态式的强迫教育,根本不顾及孩子是否会因此而造成人格分裂和心理扭曲。


      IP属地:福建3楼2015-01-11 16:00
      收起回复
        我对成功式教育观是否能成就孩子幸福的人生持怀疑态度,首先,这样的家庭教育,先不说是否能够坚持到成功的那一刻,也不说真的成功了是否真会幸福,至少这种在压力下,功利地为了成功而奋斗的过程中,是很难有幸福感的。更不要说成功后,因外界的不可控因素,而导致原来的心血付之一炬了,在功利性教育观成长下的人,能否承受的起,并幸福从容地生活呢?所以也就别说那些人格分裂和心理扭曲的人了,不知有些能否正常经营好日常的生活的问题。(没有具体抨击哪些人的意思,仅仅是表达一下我自已的想法)


        IP属地:福建4楼2015-01-11 16:01
        收起回复
          而以人生幸福为目的家庭教育,不一定能成就世俗上的成功,但却更加地具备了成就世俗成功的基础,而要不要去争取世俗的成功,取决于他自已意愿的选择,即便选择了去成就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更多也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造福社会为目的,最后不管成功或是失败,都能坦然面对,从容面对以后的人生,快乐的生活。这样的人生不管事业成功与否,都是真正意义上成功的人生。


          IP属地:福建5楼2015-01-11 16:01
          收起回复
            @geweiaiwo 很钦佩你的思维方式,能不能从人生哲学方而给点建议,谢谢!


            IP属地:福建6楼2015-01-11 16:07
            收起回复
              哲吧的高人们,我需要你们的思想。


              IP属地:福建7楼2015-01-11 16:23
              收起回复
                我觉得应该在限定的区域,可行的范围,以及大的可行方向下坚持自由最大化。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1-11 16:53
                收起回复
                  因为我的教育观念,从小就给予他足够的自由,目的是让他更加独立,减少依赖。这里所说的自由,不是放任自由,而是在关注和引导下,他有自由选择权,哪怕他的选择可能大多是我认为错的,在他做错的事情后,我们再给予引导,至于他采不采纳,还是在于他自已的决定。所以现在从另一面来说,在不能说服他的情况下,也造就了他在学校如此的任性和反抗,毕竟他在小学之前没有受到如此的约束,还不能适应,这个有些过于超出我所料。除非有足以说明他的理由,否则他是不会听别人的。


                  IP属地:福建9楼2015-01-11 17:01
                  收起回复
                    教育内容尽管千差万别,教育手法即使因人而异,师生双方水平尽管良莠不齐,小编在此还是总结出几点共性供大家参考:
                    1.功用性。
                    2.不连续性
                    3.错误性(矛盾性)
                    4.不确定性
                    5.时代性
                    6.局限性
                    7.理想性(主观愿望性)
                    8.爱
                    下面分章节去讲


                    IP属地:广东10楼2015-01-11 17:01
                    收起回复
                      1.“孩子是爱情的结晶”,说起来虽然很唯美,但文艺青年们也未免太以偏概全了。
                      养儿防老,生第二个造血干细胞移植救第一个,继承衣钵。。。。。。何尝又不是孩子出生的另一类解析呢?
                      究其原因:1.生物生存的第一性与个体寿命有限的矛盾
                      2.自然选择,社会竞争中,高富帅等集优点的成功者的生存(生存质量)有概率上的优势
                      3.事物发展的联系过程。目标不立即必然达成,而教育路径的可把握,让家长明知道终点线是彼岸却更着眼于教育的起跑线。
                      总之,因为教育往往意味着让你做什么同时又必须不做什么,所以教育必然是有方向性,目的性的。哪怕是抱有“孩子的幸福是我最大的幸福”这种心态的家长的教育也是有目的性的,至少“孩子的(健康)幸福”有“健康”这个前提保证吧。
                      建议:既然教育从本质上有方向性,与绝对的自由放任是不一样的,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摆好这个最起码的方向。孩子可以是因为爱与幸福而生,也可以因为责任需要而生。但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讲,迈出的第一步就不要有明显的错误。


                      IP属地:广东12楼2015-01-11 17:30
                      回复
                        2.教育的不连续主要表现有:
                        1.时间上的不连续: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陪伴着另一个人(孩子),在你不教育的时候,孩子往往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环境等其他信息会自然而然地代替你去教育孩子。
                        这点上的建议大家都懂,孟母三迁为孩子提供一个比较好的环境。此外不让成为温室花朵,还要适时适量让他接触不好的事物同时让他说说怎么认识,同时你指导他纠正他应该怎么认识。
                        2.教育人员的不连续:徒弟想超过师傅肯定意味着徒弟不仅仅只有一个师傅,孩子肯定会遇上许许多多老师同学,而这些人的教育肯定跟你有相同的有不同的。
                        建议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当然这个”善“与”不善“是服从并服务于你最开始的”教育目的性“的。假如对你的目的性有较大冲突,而且真不是一条好出路的话那么掐死就好了
                        3.教育目的的不连续:家长也是人,家长的目的往往会随着孩子的客观事实情况改变而改变,也会根据家长的见识或者社会的进步改变而改变。
                        这一点的建议不太好提:因为教育目的的转移甚至另立甚至模糊都是很普遍的,认识到自己的目的达成不了或者效果不如设想而改变这也很正确。而目的的持续对于实现也很重要,至于具体尺度就只能具体分析了。
                        真要什么建议的话:教育目的的主流性!当一个非主流的目的加给孩子,而你自己又有着一套完整的道德观的话,那么往往会在”幸福“与”成功”之间迷茫。当然如果你是实在没办法,逼着非主流的话那么请你根据实情,放下一部分社会道德观。毕竟你们家庭注定不是普通的家庭


                        IP属地:广东13楼2015-01-11 17:49
                        收起回复
                          吃个饭,回来再更


                          IP属地:广东14楼2015-01-11 17:49
                          收起回复
                            赞同楼主思想!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5-01-11 18:18
                            收起回复
                              导引,一切从源头,但不是人类历史源头,是个体开始认识所必然触及的一切相关规则的源头。规则的觉醒,心境升级,智慧开悟,始有兴趣及积极求知探索的自信心之力量。觉醒而求知于规则,即会成为自我导引,不会迷失,责任的担当是内在必然,越有担当越有力量。只是,那不是无知盲目的逞强好胜,而是表里如一的心境与品格,那就是个体智慧的开显和意义的实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1-11 18:5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