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茜吧 关注:5贴子:160
  • 13回复贴,共1

教育心理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桑代克


1楼2015-01-12 22:57回复
    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负强化


    2楼2015-01-12 23:00
    回复
      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认知兴趣


      3楼2015-01-12 23:01
      回复
        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场独立型


        4楼2015-01-12 23:01
        回复
          11、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
          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
          12、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 专制型
          13、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12---18岁时期发展的特定目标和任务是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
          14、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要花多少时间
          15、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土2个组块


          6楼2015-01-12 23:08
          回复
            按迁移的性质与效果,可把迁移分为A正迁移 B负迁移
            2、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课堂的主要驱力有A认知的内驱力 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C附属的内驱力
            3、表征陈述性知识的主要方式有 C 命题 D命题网络 E图式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A教的心理活动 B学的心理活动 C教与学的互动机制 D学生的差异心理 E教师心理
            5、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一位教师编制的测验是否好A效度 B信度 D 难度


            7楼2015-01-12 23:10
            回复
              用心理学术语来说,“触类旁通”指的是概念与规则获得后在新情境中的运用,这也是学习迁移现象 。对的


              8楼2015-01-12 23:11
              回复
                3、学生在学习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寻找来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属于接受学习。( 错的 )
                4、“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 对的 )
                5、学习策略比认知策略所包容的范围更广 。( 对 )
                6、掌握学习通常要求学生掌握80%-90%的测验项目才能学习下一单元 。( 对 ) 7、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错 )
                8、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物出现在反应之前,并引起反应。( 错 )
                9、练习的相对同一有利于发挥学习定势的积极作用,练习的变化有利于克服学习定势的消极作用。( 对 )
                10、客观测验的优点是教师出题方便,批改方便,但不适合测量学生的高层次能力。( 错 )


                9楼2015-01-12 23:12
                回复
                  2、在心理学中,传统上被称为技能的东西,在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中被称为陈述性知识。( 错 )


                  10楼2015-01-12 23:13
                  回复
                    1、习得性无助 1、习得性无助:指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1分),便会感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1分),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
                    2、最近发展区 2、最近发展区: 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1分),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1分)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1分)。
                    3、合作学习 3、合作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1分),小组以合作与互助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任务(1分),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模式(1
                    4、认知风格 4、认知风格:个体感知、记忆、思维(1分)、问题解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1分)的典型方式
                    5、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指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1分),他们已有的全部观念内容和组织


                    11楼2015-01-12 23:15
                    回复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答案要点:
                      (1) 马斯略将需要分为7个层次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前四项被称为缺失需要或基本需要,后三者为发展或称成长需要。(2分)
                      (2)基本观点(2分)
                      其一,越是低级的需要就越基本,越不可缺少。
                      其二,低一层需要基本满足后,便会降低对人的影响力,使人转而追求高一层的需要。
                      其三,如果某一层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便会使人长期停留在该层需要的追求之中,该层需要就成为个体的优势需要。
                      其四,个体在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中,如果受到过重或过多的挫折的话,还会使个体返回到较低层次的需要中来,以低级需要的满足来安慰自己。 其五,只有前几层需要都大体满足之后,个体才能够形成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是永无止境的。 (3) 启示(2分)
                      学生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获得归属、爱以及尊重的需要,这些需要的缺失必将影响认知需要的发展。因此热爱、尊重学生,让学生获得归属感依然是应该重视的一个课题。


                      12楼2015-01-12 23:16
                      回复

                        2、简述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理论的要点。 (1)活动的认知定向阶段(1.5分) (2)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1.5分) (3)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1分)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1分) (5)内部言语阶段(1分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1)问题情境(0.5分) (2)知识经验(0.5分) (3)问题表征(0.5分) (4)功能固着(1分) (5)心理定势(1分)
                        (6)动机与情绪状态(1分) (7)原型启发(0.5分)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不仅直接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动力,而且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1分)


                        13楼2015-01-12 23:18
                        回复
                          1、结合你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措施 答案要点 :
                          (1)培养创造意识 (2分)
                          (2)减轻学生负担,开阔创造空间(2分) (3)塑造创造性人格(3分)
                          创设宽松、民主的环境 保护好奇心
                          鼓励学生和有创造性的人接触
                          (4)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3分)
                          方法有: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


                          15楼2015-01-12 23:20
                          回复











                            16楼2015-01-13 08: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