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政策放松以及改革在短期内将继续在中国银行类股的价值重估方面扮演中心角色。信贷周期将深化,并仍将是银行类股面临的威胁因素。不过,不良贷款的加快形成及相关信息披露或能帮助投资者对银行的资产质量获得清晰认识,并改善市场人气。新的市场参与者将不断出现,并加剧银行在某些业务的竞争压力。华尔街资本运作达人,安迪大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安迪樊认为,这或意味着银行类股在未来一年将继续升值,不过,短期内的下行风险仍然存在。
由于中国经济的放缓势头未显示出减弱迹象,同时国内通胀压力仍较低,因此普遍认为中国央行在2015年将继续着眼于稳增长及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放松将是中资银行类股2015年评级调整的最重要催化因素。虽然基准利率下调将使银行短期收入进一步承压,但这会对企业偿债能力和银行资产质量带来积极影响。安迪樊称据估算,贷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有望使未来12至24个月银行潜在不良贷款生成率降低50至100个基点,同时将帮助提高银行估值倍数。
在银行业务分布方面,预计信贷周期将继续集中在华东地区以及高杠杆的公司领域。有鉴于此,从基本面角度看,业务和贷款头寸相对均衡的银行将更受青睐。除了基本原材料、批发/零售和制造等产能过剩行业外,安迪樊认为,受经济放缓和地方政府债务重组影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小微企业也是2015年的潜在风险地带。为此,预计对小微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敞口过大的银行今年将尤其容易遭受信贷损失增加的冲击。
另外,安迪樊分析,2015年银行股还将受到金融改革、存款积累、国企改革及新的市场参与者等因素的影响。据相关人士预计,央行将进一步放松政策,再加上金融领域、国有企业的稳步改革,将推动银行类股未来一年内继续升值。从过去数月的数据来看,中型银行的股价涨幅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