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lio吧 关注:120贴子:3,901
  • 8回复贴,共1

明月满庭花似绣:中国古代丝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参考书目:《回味古董旧踪》永刚 主编


1楼2015-01-14 23:14回复
    【一】凤、龙、虎纹绣罗单衣
    1982年1月,在湖北江陵马砖1号墓出土了凤、龙、虎纹绣罗单衣,属战国中期。这件绣品是在极薄的罗上,用红、黑、灰、土黄等色锁绣凤、龙、虎三种图案。凤振翼展翅,花冠飘垂,在画面上居于中心位置。龙、虎形象刚劲,生动传神,似在搏击或对舞。整件绣品呈现出凤鸟飞舞、龙腾虎跃的热烈气氛。这件绣品对于研究我国战国时期的刺绣技术和美术工艺来说,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也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稀世珍宝。



    2楼2015-01-18 10:32
    回复
      【二】汉唐丝织品
      汉唐时期中国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受到各国的普遍欢迎。此时丝织生产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技术上出现了新的创造,纹饰也达到高度的艺术水平,除织花外,印花、绣花、手绘、织金等技术也运用于丝织生产。
      考古学家在罗布淖尔古楼兰遗址和民丰地区东汉时代的古墓中,都曾发现东汉时期的丝织品,包括锦、绢(绸)、缣、绮、刺绣等。在民丰北部大沙漠的东汉古墓中,出土了大量东汉织锦,有锦袍、锦枕、锦裤、锦袜,还有绢衣等。
      东汉织锦,从织造技术来看,都为经线显花的经锦,色泽调和,其图案花纹的基本格调以吉祥行云攀枝卷叶纹和祥禽瑞兽为主体,夹织有隶书吉祥语。
      (附录)
      多彩提花熟丝织物。
      西周时期中国已经出现用两种以上的彩色丝线提花的重经织物“经锦”。经锦的经丝有显花的纹经和分隔纹经的夹经。纬丝一组为交织纬,一组为夹纬,花地轮廓分明。
      战国时期,经锦技艺有了很大发展,除有三色经二重组织的经锦外,还有花经二重织物中配牵一组分段换色的彩条经的多彩经锦以及于二重经中另加一组特殊挂经,使之作长浮花的织法。此外,还出现纬二重组织的经锦,即由一组纬丝与经丝织平纹,另一组纬丝将显花的经丝托起,将不显花的经丝压住。但战国织锦的纹样还比较刻板。这种情况到东汉才出现了根本的变化。
      东汉锦纹样概括而写实,人物与禽兽奔逐于动荡的云气山岳之中,充满着动感与力度,并织出吉祥文字点缀其间。南北朝时期,一种严谨对称和具有韵律感的图案形式取代了汉代的传统风格。但锦的结构仍然是经二重织物。
      到了唐武德二年 (619),出现了纬线起花的纬锦,如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就出土有纬线起花的纬锦。此后中国织锦就变成以纬线显花为主,可用多把不同色的纬梭轮换织造,从而丰富了织锦图案的色彩。
      至宋代,四川成都的蜀锦成为著名品种。成都织锦兴于三国,唐代益州大行台窦师伦创制的瑞锦宫绫,有对雉、斗羊、翔凤、游麟诸种花式,被称为“陵阳公样”。宋代成都锦院所产蜀锦,花式更多。
      明清时期,成都蜀锦生产已见衰落,苏州生产的重锦、细色锦和匣锦发展了宋锦艺术的成就而有“宋锦”的称号。

      双根并丝所织粗厚平纹丝织物。甘肃敦煌发现过写有“任城国亢父缣一匹,幅广二尺二寸,长四丈,重廿四两,值钱六百一十八” 的汉缣。缣与绢、绨、、缦、纨、缟均为平纹织物,其中纨、缟为薄型或超薄型织物,缣和绨则比较厚实。

      平纹地起斜纹花的丝织物。最迟产生于商代。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商代玉戈上的雷纹绮印痕和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所藏的青铜钺上的回纹绮印痕,以及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和河北藁城商代遗址出土的粘在青铜器上的斜纹绮,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织花丝织标本。古代绮除双色绮外,都是用生丝织造后染色。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西汉杯纹绮,质薄透明,有的于菱形中填饰对鸟、对兽纹样。南北朝时,几何纹绮出现了比汉绮复杂的弧线结构。唐代绮的纹样更趋写实,如新疆尼雅遗址的出土物有骆驼、马、葡萄等图案。宋绮的花纹组织浮线加长,花明地暗,花纹则以中型几何填花者为多。宋以后绮这一品种便不多见。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5-01-18 11:11
      收起回复


        4楼2015-01-18 11:13
        回复
          【中国四大名绣】
          四川蜀绣、江苏苏绣、湖南湘绣、广东粤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
          蜀绣
          蜀绣以其严谨细致。平齐光亮、车拧到家的传统针法,淡雅清秀的色彩,优美流畅的线条和丰富多彩的题材,形成独到风格。
          蜀绣历史悠久,晋代《华阳国志》将锦、绣并列,作为蜀中之宝加以赞扬。几千年来,农村妇女多爱好和擅长刺绣,直到当代,以刺绣为副业的妇女仍在万人以上。
          清朝道光年间,正式“垂板立行”,成都九龙巷、科甲巷一代发展了八九十家手工作坊,蜀绣自此形成专业。光绪时,官府在各县办的劝工局也设了刺绣科,生产的品种主要是官服、礼品、日用花衣、嫁奁、镜帘、挽绣。彩帐等实用品和条屏、斗方、中堂等欣赏品。同时,民间灯彩行也应运而生,专做红白喜事所需的高与屋齐、大与屋宽的巨型帐幔和全堂桌帏椅披,绣工粗犷浑朴,色彩对比强烈。
          苏绣
          苏绣早在我国春秋时期就已用于服饰,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宋代是苏绣成熟的阶段。当时国家在苏州设立了绣局。据《清秘藏》叙述苏绣“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可见在宋代苏绣艺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明、清是苏绣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在图案、针法、色彩、原料等方面已形成独特风格。
          明朝时,苏绣已成为苏州地区一项普遍的群众性副业产品,形成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盛况。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寅 (唐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它的发展。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 “巧夺天工”之称。自此,艺术在针法、色彩图案诸方面已形成独自的艺术风格,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
          清朝的苏绣以“精细雅洁”而闻名。清宫室享用的刺绣品,几乎都是由苏州提供的,于是苏州便有了“绣市”的誉称。当时绣品名手辈出,如吴县的钱惠,昆山的赵慧君,吴江的杨卯君、沈关关等。清代中后期,苏绣在绣制技术上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出现了精美的“双面绣”,仅苏州一地专门经营刺绣的商家就有65家之多。清末民初,苏绣艺术大师沈寿创新了仿真绣,将刺绣技艺提高到了崭新的阶段。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5-01-21 14:24
          回复
            湘绣
            湘绣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以湖南长沙为中心,是在湖南民间刺绣工艺的基础上,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刺绣工艺品。湘绣与其他刺绣工艺品一样,以绘画为基础,运用各种针法与色彩刻划形象,然其强调运用概括、写实的手法,突出绣线的光学特性,形成了独特风格。湘绣特点是丝细,主要用真丝丝线在真丝织物上绣制图案。配色上善于运用深浅灰及黑白色,加上适当的明暗对比,增强了质感和立体感,结构上虚实结合,善于利用空白,突出主题,湘绣形成了湘绣水墨画般的素雅品质。
            湘绣的传统题材是狮、虎、松鼠等,特别是以虎最为多见。民间有"苏猫、湘虎"之说,湘绣狮虎毛纹刚健直竖,眼球有神,几可乱真,今已发展到异形异面的双面绣。
            湘绣产品中既有名贵的欣赏艺术品,也有美观适用的日用品。主要品种有单面绣、双面绣、条屏、屏风、画片、被面、枕套、床罩、靠垫、桌布、手帕、各种绣衣以及宫廷扇、绣花鞋、手帕、围巾等各种生活日用品。每个品种可绣以风景、花鸟、动物走兽、人物肖像等。
            湘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人士,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被誉为“浑笔墨于无痕”,“字格簪花,迹灭针线”。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国际博览会上,湘绣出尽风头。长沙锦花丽绣庄送展的一幅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半身湘绣像,引起轰动。该绣像现藏于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5-01-21 15:09
            回复
              粤绣
              又称广绣,最初创始于少数民族――黎族,先前绣工大多是广州、潮州男子,为世所罕见。使用的材料大致有线、绒、真丝、金银线、金绒混合几大类。其中以金银线绣与金绒混合绣最负盛名,堪称粤绣代表。
              粤绣绣刺技法随构图及物象需要可大致归纳为“钉、垫、贴、拼、缀”五个方面。其中钉金垫浮绣的二针龙鳞和鱼鳞立体针法为刺绣工艺中仅有的难度极高的针法。犹豫技法多样,所以表现力强,适应性广,绣出的作品种类繁多。
              粤绣构图丰满,繁而不乱;图案工整,富于夸张;色彩艳丽,对比强烈;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粤绣运用“水路”的独特技法,使绣出的图案层次分明,和谐统一。“水路”,即在每一相邻近的刺绣面积之间,在起针和落针点之间留出约0.5mm的等距离,从而在绣面形成空白的线条。例如,在花卉的每朵花瓣、鸟禽的鸟羽之间,都留有一条清晰而均齐的“水路”,使形象更加醒目。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5-01-21 15:29
              回复
                作业:
                一:中国四大名绣是什么?
                二:任选一个以上所讲绣品,总结其特点。
                三(选):补充除以上所讲绣品之外的知识。(汴绣、顾绣、中华三大名锦、土家锦、侗锦、绢花、挑花刺绣等。)


                9楼2015-01-21 15: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