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不少人不一定那么清楚,碣石山下的杏树园村,既是一个小村名,又是一个大村名。作为成片概念的大村的杏树园挺大,包括围绕着碣阳湖散居的杏树园、太平庄、陈家山、陈家沟、葛家沟、杜家沟、柳峪山、龙家山、马家山、黑鹰峪、香山、大峪沟、齐家祠堂、蔡树洼、孙家庵、封口里等十六个小村。其中杏树园原来在碣石门里头,紧对山口的河畔坡地上,以长有不少杏树,得名杏树园。上世纪五十年代修果乡水库时,杏树园村搬到了桃花山东边的山冈子上。
说起杏树园的来历,多年来流传这样一个传说。
据说,在很久以前,碣石山里栽培有桃、梨、苹果、葡萄、核桃、栗子等不少干、鲜果木,惟独没有杏树。后来,从山外迁来一户姓张的难民,在碣石门的山口里头的小河边上,搭了间草房,开了块荒地,住了下来。
姓张的这家难民的户主人称张老大。他领着全家人,在开出的荒地种上了庄稼。不久,张老大不知从哪儿移来一棵杏树苗,栽在了草房前头。几年以后,这棵杏树长大了,结出了累累的果实。张老大把杏子摘下,一个也舍不得吃,都用篮子挎到城里的的集市上去卖。那时,不少人都没吃过杏,一尝挺好吃,一下子就把张老大的杏买光了。张老大一看种杏能卖好价钱,于是又在房前屋后栽了不少杏树。十几年后,他家周围的杏树连片成林,被人叫成了杏树园。春天,满园的杏花开得粉红喜人;麦收时节,黄澄澄的杏儿压满枝头。张老大一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杏树园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渐渐成了碣石山中的一景。
有一年春天,杏树园突然出事了。一天,从山外头闯进来一个凶神恶煞的人。这个人对张老大说,杏树园这块地方是他家的祖产,张老大一家必须马上离开这儿。张老大大吃一惊,说:这明明是我们全家辛辛苦苦干了十几年,才开垦出的一片河滩地,怎么会是你的呢?那人厉声说:别废话!我家中藏有契书!这儿就是我家的祖产!这么多年,我没向你要一文地租就算是照顾你了!三天之内,你们全家得给我滚蛋……
那人走后,张老大越想越生气,觉得这人太不讲道理,欺人太甚,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三天的期限到了,那人带着一帮人又来到山里,见张老大一家还没搬走,勃然大怒:三天期限已到,你们怎么还没有搬?
张老大争辨道,你把地契拿出来,让我看看……
那人蛮横地说:我家的地契,能让你这个穷小子看!你们家搬走不搬走?不搬走,我可就不客气啦!
张老大倔强地说:不走!没有地契,我就不走!
那人便命他带来的打手们一哄而上,对张老大大打出手,任凭张老大妻子在一旁苦苦求饶,也无济于事。打完了张老大,又把张老大家中的东西统统扔了出来,限他们立即搬走,然后扬长而去。
张老大怒不可忍,妻子劝他不要和这群人硬撞,惹不起就躲。
妻子怎么说,张老大也难忍张这口恶气,非得到县衙门去告官不可。他走到城里街上,跟几个人打听县衙门在哪儿,那几个人一听,就把他给拦住了。那几个人说,霸占他家的杏树园的人是城里有名的恶棍,名叫李二,在街上仗势欺人,无恶不作,县衙门也拿他没有办法。
张老大听这几个人这样一说,感到自己的冤屈可能就实在无法诉说了。他心里越发悲愤难忍,回去把家人安顿到一个破庙里,就拖着受伤的身体,拄着个破拐棍,一边行乞,一边向路人诉说自己一家人的遭遇,以泄心中的怨愤。
这一天,张老大又在街上讨要,向众人述说自己一家人的境遇,迎面路上来一位骑着毛驴的老头。这个老头衣着虽然普通,却气质不凡。他下了毛驴,挤在众人间细听张老大的讲述。听完之后,他忿忿不平地说:欺人太甚!欺人太甚!世人竟有这种蛮不讲理的人!
众人散去,张老大正准备离开,那个骑毛驴的老头走了过来,交给他一把小扇子,说:明天,你再去杏树园看看。到了那儿,你用这把扇子轻轻一扇,那儿原来啥样儿,还会变成啥样。
张老大接过扇子,正要细细询问,那个骑毛驴的老头一下子就不见了。他惊奇不已,知道自己遇到了神仙,心中充满了宽慰与感激之情。
原来,这个骑毛驴的老头不是别人,正是八仙中的张果老。他在碣石山顶后面修有一座小院子,人称果老院。在云游四方之余,他常回果老院小住。这几天,他回到碣石山,到昌黎街头闲逛,碰见了张老大在大街上诉说冤情,心中十分愤慨,决定治治那个横行霸道的李二。
当天夜里,碣石山上空昏黑一片,狂风大作,暴雨阵阵,山里的人们都躲在屋里不敢出门。第二天早晨,风消雨停,阳光灿烂,人们开门出去一看,只见满山的果木大都完好无损,惟有张老大的园子中的杏树纷纷倒地,一片狼藉。李二闻讯赶到山里,见此情景,恼火万分。他走上前去,想扶起那些断树乱枝,那些树枝却像手臂一样竖起,纷纷对他横打乱揍,吓得他屁滚尿流,抱头滚出山去,从此再也不敢上山滋事了。
张老大听说杏树园已被暴风雨给毁掉,也急忙去看。正巧,他见那些倒地的枝桠把李二打得抱头鼠窜,觉得心里挺解气。不过,见自己亲手栽植的杏树被毁成这样,也不免伤心。突然,他想起那仙人说过的话,忙取来那把扇子,轻轻地朝园子里扇。说来也怪,那扇子一扇,顷刻之间,折倒的杏树一棵棵又都直立而起,断枝再接,落地的花瓣也重新返回枝头,整个杏树园又恢复了以往整齐、美丽,一派鸟语花香的繁茂景象。
张老大大喜,忙领着家人搬了回来,在杏树园重新安居乐业。后来,张老大一家在杏树园养儿育女,人丁越来越兴旺,逐渐形成了一个名叫杏树园的小村。
说起杏树园的来历,多年来流传这样一个传说。
据说,在很久以前,碣石山里栽培有桃、梨、苹果、葡萄、核桃、栗子等不少干、鲜果木,惟独没有杏树。后来,从山外迁来一户姓张的难民,在碣石门的山口里头的小河边上,搭了间草房,开了块荒地,住了下来。
姓张的这家难民的户主人称张老大。他领着全家人,在开出的荒地种上了庄稼。不久,张老大不知从哪儿移来一棵杏树苗,栽在了草房前头。几年以后,这棵杏树长大了,结出了累累的果实。张老大把杏子摘下,一个也舍不得吃,都用篮子挎到城里的的集市上去卖。那时,不少人都没吃过杏,一尝挺好吃,一下子就把张老大的杏买光了。张老大一看种杏能卖好价钱,于是又在房前屋后栽了不少杏树。十几年后,他家周围的杏树连片成林,被人叫成了杏树园。春天,满园的杏花开得粉红喜人;麦收时节,黄澄澄的杏儿压满枝头。张老大一家的日子越过越好,杏树园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渐渐成了碣石山中的一景。
有一年春天,杏树园突然出事了。一天,从山外头闯进来一个凶神恶煞的人。这个人对张老大说,杏树园这块地方是他家的祖产,张老大一家必须马上离开这儿。张老大大吃一惊,说:这明明是我们全家辛辛苦苦干了十几年,才开垦出的一片河滩地,怎么会是你的呢?那人厉声说:别废话!我家中藏有契书!这儿就是我家的祖产!这么多年,我没向你要一文地租就算是照顾你了!三天之内,你们全家得给我滚蛋……
那人走后,张老大越想越生气,觉得这人太不讲道理,欺人太甚,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三天的期限到了,那人带着一帮人又来到山里,见张老大一家还没搬走,勃然大怒:三天期限已到,你们怎么还没有搬?
张老大争辨道,你把地契拿出来,让我看看……
那人蛮横地说:我家的地契,能让你这个穷小子看!你们家搬走不搬走?不搬走,我可就不客气啦!
张老大倔强地说:不走!没有地契,我就不走!
那人便命他带来的打手们一哄而上,对张老大大打出手,任凭张老大妻子在一旁苦苦求饶,也无济于事。打完了张老大,又把张老大家中的东西统统扔了出来,限他们立即搬走,然后扬长而去。
张老大怒不可忍,妻子劝他不要和这群人硬撞,惹不起就躲。
妻子怎么说,张老大也难忍张这口恶气,非得到县衙门去告官不可。他走到城里街上,跟几个人打听县衙门在哪儿,那几个人一听,就把他给拦住了。那几个人说,霸占他家的杏树园的人是城里有名的恶棍,名叫李二,在街上仗势欺人,无恶不作,县衙门也拿他没有办法。
张老大听这几个人这样一说,感到自己的冤屈可能就实在无法诉说了。他心里越发悲愤难忍,回去把家人安顿到一个破庙里,就拖着受伤的身体,拄着个破拐棍,一边行乞,一边向路人诉说自己一家人的遭遇,以泄心中的怨愤。
这一天,张老大又在街上讨要,向众人述说自己一家人的境遇,迎面路上来一位骑着毛驴的老头。这个老头衣着虽然普通,却气质不凡。他下了毛驴,挤在众人间细听张老大的讲述。听完之后,他忿忿不平地说:欺人太甚!欺人太甚!世人竟有这种蛮不讲理的人!
众人散去,张老大正准备离开,那个骑毛驴的老头走了过来,交给他一把小扇子,说:明天,你再去杏树园看看。到了那儿,你用这把扇子轻轻一扇,那儿原来啥样儿,还会变成啥样。
张老大接过扇子,正要细细询问,那个骑毛驴的老头一下子就不见了。他惊奇不已,知道自己遇到了神仙,心中充满了宽慰与感激之情。
原来,这个骑毛驴的老头不是别人,正是八仙中的张果老。他在碣石山顶后面修有一座小院子,人称果老院。在云游四方之余,他常回果老院小住。这几天,他回到碣石山,到昌黎街头闲逛,碰见了张老大在大街上诉说冤情,心中十分愤慨,决定治治那个横行霸道的李二。
当天夜里,碣石山上空昏黑一片,狂风大作,暴雨阵阵,山里的人们都躲在屋里不敢出门。第二天早晨,风消雨停,阳光灿烂,人们开门出去一看,只见满山的果木大都完好无损,惟有张老大的园子中的杏树纷纷倒地,一片狼藉。李二闻讯赶到山里,见此情景,恼火万分。他走上前去,想扶起那些断树乱枝,那些树枝却像手臂一样竖起,纷纷对他横打乱揍,吓得他屁滚尿流,抱头滚出山去,从此再也不敢上山滋事了。
张老大听说杏树园已被暴风雨给毁掉,也急忙去看。正巧,他见那些倒地的枝桠把李二打得抱头鼠窜,觉得心里挺解气。不过,见自己亲手栽植的杏树被毁成这样,也不免伤心。突然,他想起那仙人说过的话,忙取来那把扇子,轻轻地朝园子里扇。说来也怪,那扇子一扇,顷刻之间,折倒的杏树一棵棵又都直立而起,断枝再接,落地的花瓣也重新返回枝头,整个杏树园又恢复了以往整齐、美丽,一派鸟语花香的繁茂景象。
张老大大喜,忙领着家人搬了回来,在杏树园重新安居乐业。后来,张老大一家在杏树园养儿育女,人丁越来越兴旺,逐渐形成了一个名叫杏树园的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