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茶一盏品古今
思飞云外看凡尘
内方外圆钱作样
叶密根深渊在根
霸王虽雄江边刎
汉王力弱镀金身
英雄遇难避三舍
运筹指点转乾坤

制瓷至今,也有些时日。相应的也产生了些感悟。今天写出来也算对自己认知的一个总结。
之所以瓷器可以给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名字,绝不仅仅只是因为他的工艺或者材质的特殊性。而是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表达方式通过文字、绘画、形状,记录和表现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智慧和崇尚的道德标准,从而形成的文化。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华古典文化。瓷器正是这些文化的载体。世界的拍卖会上,中国古典藏品的价格节节攀升,原因正是世界正逐步的认可和接受着我们的传统文化。

瓷的生命完全可以说是和我们国家成长是同时进行的,从有文字记载开始,瓷器就一直伴随并记录着我们文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瓷是我们后人的一部教科书。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感知我们这片土地以前发生过什么。一度的历史原因,我们忘记了很多原本该被铭记的东西,但瓷器都默默的记载着那些曾经被我们所遗忘的历史。试问今天满嘴英语的年轻人,有几个人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家的英文名字是“CHINA”都知道这在英语里是瓷器的意思,但是谁能知道CHINA的发音是来源于景德镇的古称昌南镇。后因经常在瓷器底款上写“景泰年制”才更名为景德镇。而正是这些被我们遗忘的珍宝,默默的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了世界,同时世界也通过这些珍宝在感知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每种物品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偶然性,而更重要的是偶然中同时存在着必然。因为即便偶然产生了,却并不是当时社会所需要的,自然也就被淘汰。我们的文化和瓷器一起绵延5000年从来没有被中断过,为什么?这绝不是偶然,这是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这种特性就是当面对任何一种外来文化的时候,第一态度绝对不是排斥,而是接纳和包容。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去改变这种外来文化,并最终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比如肯德基你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吃,都是一个味道。唯独到了中国,出现了油条和豆浆。就好像你绝对不会再穆斯林国家吃到烤馕。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强大的地方。即便在今天信息多元化,思想大开放的时代,我们的强大的文化依然在默默的用自己的方式生存和发展。那么瓷器也同样具备了这样的特性。比如我们今天很多粉彩的画法以前几乎没有,而是清朝时候郎世宁从欧洲引入了这种画风。这种画风到了工匠们的手中通过长时间的演变,已经成为了我们瓷器中最常见的画法。同时也成为了我们瓷器制作的技法之一。今天,拿着这些瓷器到世界各地站展出,都会认为这是传统瓷器,感受不到外来文化的影子。这就是文化的智慧。

近些年收藏热,瓷器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喜欢的人多了,玩的人也多了,原因很简单,这其中有经济利益蕴含其中。相信大部分人接触、购买这些藏品是看中日后可以增值。当然,追求利益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我们在追求经济价值的同时,是不是该注意一下这些藏品背后的文化价值?即便增值,是不是也该知道为什么会增值?是通货膨胀了?还是这件藏品的文化价值又被挖掘和发现了?钱都花了,该花个明白不是?

比如现在有些所谓的名家,用国外的化工原料来做瓷器,甚至上升到了藏品的档次。并且供不应求。本身化工原料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我们很多的日用瓷也都是化工原料制成的。瓷器发展至今在材料的种类上也是不断增加。但是,无论怎么发展都本着一个原则“天人合一”什么是天人合一?个人的理解是,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东西完美的融合进自然的环境中。这不也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吗?比如我们喝茶经常用到的茶海(茶盘)都尽可能选用石料或者天然木料来制作。但如果我告诉你这个茶盘是用人造石做的,会用吗?即便用了我告诉你他的价格会比那些天然材料的贵,你会认可吗?如果不告诉你材料不是天然材质,你怎样定义这种行为?这些问题不需要回答,每个人会有自己道德的标准。瓷器又何尝不是呢?做生意追求利益无可厚非,但“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这句话说了也上千年。这种行为所制造的物品,被大多的藏家所接受和追捧,又算不算是我辈藏者的可悲呢?我们表面收藏的是瓷,其实更多是瓷器上所承载的文化。从制作上就背离了文化的初衷,还受到了追捧。到底是我们文化发展了,让我们看不懂?还是这根本就不该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是我们还没真正领悟到其中真正的文化内涵?我觉得我们都该自省。
中华文化和承载文化的载体——瓷器,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没有被中断过的文化。更不应该因为追逐利益而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生活在当今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传承和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南山堂主
思飞云外看凡尘
内方外圆钱作样
叶密根深渊在根
霸王虽雄江边刎
汉王力弱镀金身
英雄遇难避三舍
运筹指点转乾坤

制瓷至今,也有些时日。相应的也产生了些感悟。今天写出来也算对自己认知的一个总结。
之所以瓷器可以给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名字,绝不仅仅只是因为他的工艺或者材质的特殊性。而是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表达方式通过文字、绘画、形状,记录和表现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智慧和崇尚的道德标准,从而形成的文化。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华古典文化。瓷器正是这些文化的载体。世界的拍卖会上,中国古典藏品的价格节节攀升,原因正是世界正逐步的认可和接受着我们的传统文化。

瓷的生命完全可以说是和我们国家成长是同时进行的,从有文字记载开始,瓷器就一直伴随并记录着我们文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瓷是我们后人的一部教科书。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感知我们这片土地以前发生过什么。一度的历史原因,我们忘记了很多原本该被铭记的东西,但瓷器都默默的记载着那些曾经被我们所遗忘的历史。试问今天满嘴英语的年轻人,有几个人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家的英文名字是“CHINA”都知道这在英语里是瓷器的意思,但是谁能知道CHINA的发音是来源于景德镇的古称昌南镇。后因经常在瓷器底款上写“景泰年制”才更名为景德镇。而正是这些被我们遗忘的珍宝,默默的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了世界,同时世界也通过这些珍宝在感知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每种物品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偶然性,而更重要的是偶然中同时存在着必然。因为即便偶然产生了,却并不是当时社会所需要的,自然也就被淘汰。我们的文化和瓷器一起绵延5000年从来没有被中断过,为什么?这绝不是偶然,这是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这种特性就是当面对任何一种外来文化的时候,第一态度绝对不是排斥,而是接纳和包容。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去改变这种外来文化,并最终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比如肯德基你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吃,都是一个味道。唯独到了中国,出现了油条和豆浆。就好像你绝对不会再穆斯林国家吃到烤馕。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强大的地方。即便在今天信息多元化,思想大开放的时代,我们的强大的文化依然在默默的用自己的方式生存和发展。那么瓷器也同样具备了这样的特性。比如我们今天很多粉彩的画法以前几乎没有,而是清朝时候郎世宁从欧洲引入了这种画风。这种画风到了工匠们的手中通过长时间的演变,已经成为了我们瓷器中最常见的画法。同时也成为了我们瓷器制作的技法之一。今天,拿着这些瓷器到世界各地站展出,都会认为这是传统瓷器,感受不到外来文化的影子。这就是文化的智慧。

近些年收藏热,瓷器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喜欢的人多了,玩的人也多了,原因很简单,这其中有经济利益蕴含其中。相信大部分人接触、购买这些藏品是看中日后可以增值。当然,追求利益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我们在追求经济价值的同时,是不是该注意一下这些藏品背后的文化价值?即便增值,是不是也该知道为什么会增值?是通货膨胀了?还是这件藏品的文化价值又被挖掘和发现了?钱都花了,该花个明白不是?

比如现在有些所谓的名家,用国外的化工原料来做瓷器,甚至上升到了藏品的档次。并且供不应求。本身化工原料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我们很多的日用瓷也都是化工原料制成的。瓷器发展至今在材料的种类上也是不断增加。但是,无论怎么发展都本着一个原则“天人合一”什么是天人合一?个人的理解是,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东西完美的融合进自然的环境中。这不也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吗?比如我们喝茶经常用到的茶海(茶盘)都尽可能选用石料或者天然木料来制作。但如果我告诉你这个茶盘是用人造石做的,会用吗?即便用了我告诉你他的价格会比那些天然材料的贵,你会认可吗?如果不告诉你材料不是天然材质,你怎样定义这种行为?这些问题不需要回答,每个人会有自己道德的标准。瓷器又何尝不是呢?做生意追求利益无可厚非,但“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这句话说了也上千年。这种行为所制造的物品,被大多的藏家所接受和追捧,又算不算是我辈藏者的可悲呢?我们表面收藏的是瓷,其实更多是瓷器上所承载的文化。从制作上就背离了文化的初衷,还受到了追捧。到底是我们文化发展了,让我们看不懂?还是这根本就不该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是我们还没真正领悟到其中真正的文化内涵?我觉得我们都该自省。
中华文化和承载文化的载体——瓷器,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没有被中断过的文化。更不应该因为追逐利益而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生活在当今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传承和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南山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