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和蛇》的寓言故事很小的时候就烂熟于心。老师一再的告诫告诉我们:要痛打落水狗,而不能做个白痴农夫。但是,故事归故事,现实归现实。人们在读故事的时候,往往会义愤填膺:叹农夫的不争,恨蛇的冷血。可到了现实里,人性本善的根源往往又占据了理智的上风。也未必是凡人愚昧,而是,蛇,每次出场总是批着不同的可怜的外衣出来(未必就如寓言里一样,是冻僵的)。受伤、迷路、或是逃亡,凡是种种,总有让人去可怜,去帮助的念头和冲动。但是结果,却有和寓言有着惊人的相识。当它的伤好后,或者不再需要你的时候,你再也看不见它以前楚楚可怜的样子,也不要再指望它能在你的面前低眉顺眼。不咬你一口,已是天大的恩惠。
农夫和蛇永远都不可能是同一个战壕的朋友,无论你对它对好,也不要指望它能报答你,畜生毕竟是畜生,又怎么懂得感恩?即便是读了四书五经,即便是看了春秋左传,那也只是披着一身华丽外衣的蛇而已。本质,没有永远都不曾改变。
农夫和蛇永远都不可能是同一个战壕的朋友,无论你对它对好,也不要指望它能报答你,畜生毕竟是畜生,又怎么懂得感恩?即便是读了四书五经,即便是看了春秋左传,那也只是披着一身华丽外衣的蛇而已。本质,没有永远都不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