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吧 关注:25,050贴子:358,120

【讨论】关于最后司马昭攻蜀时姜维的重点防守战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一张战役的地图镇楼


IP属地:北京1楼2015-01-19 21:05回复

    楼主已经发过誓再玩贴吧剁手了,要不是昨晚忽然做了个梦今天也不至于在这里发这个贴,求诸位先别插别水,让我把话说完。


    IP属地:北京2楼2015-01-19 21:08
    回复
      剑门关可以利用极少的部队阻击大军,以一当十,成为蜀国最后一道防线,假如剑门关陷落,成都沦陷是迟早的,到时候蜀国若是想接着打,只有去云南继续打了。……楼主打算等下再更新,慢慢来不着急


      4楼2015-01-19 21:49
      回复
        楼主思路很对!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1-19 22:42
        回复
          和我想法基本是一致的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1-19 22:59
          收起回复
            楼主在此要讨论的是姜维的战术。所以即使结果由于执行环节出了问题而导致战役失败了,并不代表战术是失败的。
            楼主坚持认为,姜维的防御反击策略是蜀汉后期荆州沦陷之后,这是蜀汉北伐成功的 最 !! 大!!! 希望!!!!!!!!!


            8楼2015-01-19 23:34
            收起回复
              楼主昨天做个了梦,醒来以后进行了仔细的推敲。假如战役能完全按照姜维的部署进行,魏军的司马昭依然按照之前的出击方式,进行推演,这次战役假如完全按照姜维的设想发展,完全有可能演变成魏蜀在汉中地区的一次决战,而非单纯的魏国进攻蜀国防守。而且姜维的设想应该是在此歼灭魏军关西军队的主力,然后趁机出兵占领陇右乃至长安。
              楼主认为,姜维这个战术能不能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军事层面,而是政治层面。姜维若是能像诸葛亮一样大权独揽,这个计划绝对可以得到贯彻。可是蜀汉末期政治上简直内斗成风,根本没法团结一致,由于政治原因使得姜维去屯田避祸,预定的战术部署根本没法执行。战术的部署要求应该是让主力部队聚集在汉乐两城和阳平关,而不是姜维在沓中,胡济这种坑货队友来守率领杂牌军去守汉中,在这种部署之下基本没可能守住,蒋舒的投降多半也是觉得自己手上那几千人对付钟会的十万主力基本不可能胜。所以这个战术在政治上已经破产了,根本没有按照预定的部署去执行。
              下面楼主来具体推演一下姜维的设想


              9楼2015-01-19 23:40
              回复
                第一阶段,战略防御。
                这一阶段大致是从姜维猜出司马昭扬言要灭吴实际打算攻蜀开始,首先在政治上联合东吴,让两国同时开始战争准备,假设司马昭攻蜀,那么吴国的前期准备可以使吴国的援军集结起来速度更快,假如魏国攻荆州,那么蜀国的援军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赶到救援。
                蜀国方面应该尽快调动部队进行重点防御,让姜维的主力到达b点,廖化的分队到达d点,胡济的坑货偏师协助姜维。同时加紧工程进度,调动民夫修筑加厚城墙,将粮食囤积在城墙之内,对汉中地区实施坚壁清野的准备,假设发现魏军,立刻烧毁汉中平原上来不及销毁的粮食。制约这一点的是政治环境,这个基本没辙,所以我假设黄皓得病死了,姜维开窍了去拉拢了某个自己信任的好太监,而且这个太监赢得了刘禅的信任……其实这一步才是整个战局中最难做到的一点


                10楼2015-01-19 23:52
                回复
                  战略防御阶段初期,钟会的主力会全力进攻b点,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由于b点必然会陷入分割包围,虽然守军总数大致可以达到进攻方的一半,但是由于守军分散在不同的城池之中,而进攻方则只需要围困三城,重点攻击一城,所以防守起来还是有一定压力的。但是由于山地行军困难,魏军必然无法大量携带重型的攻城器械,假如城墙够厚,城市的建筑够讲究,城内的居民同仇敌忾,那么成功防守住还是不难的。不过由于前期战事吃紧,同仇敌忾这一点怕是有些困难,所以战前的局势把握和军民的思想工作是这一阶段的重点。
                  同时,魏军的邓艾分队和诸葛绪分队由于无人防卫,也可以由e点进入汉中平原攻打阳平关和剑门关,假如魏军攻击阳平关,那么姜维是不用过于担心的,因为阳平关那里的敌军已经饱和了,再增军不会增加防守难度,反而会加大魏军粮食的消耗。假如魏军进攻d点和c点,那么防守压力是相当大的。虽然由于全军围困b点蜀军,魏军的分队不可能派出5万以上的部队,但是假如魏军攻击c,d两点之间蜀军的退路,防止在d点驻防的廖化队退守剑门关,那么剑门关的守军大概只有1w多人,即使险要,只怕防守压力也很大。因此廖化部的重点在于,一旦看出魏军分队有切断退路的计划,立刻阻击敌军,同时退守剑门关,这样会丢失d点阴平,但是可以更好的防御剑门关,剑门关不失,成都可保。
                  至此战略防御阶段结束,在战略防御阶段有可能会发生的比较凶险的几点问题:
                  1,魏军依靠人数优势,集中兵力强攻城池。
                  2,魏军分队切断c,d之间的退路,分割d点守军强攻剑门关。
                  3,士气低落,整队投降。


                  12楼2015-01-20 00:23
                  回复
                    综上,楼主认为姜维的重点防御战术绝非一个一开始就失败了的战术。相反,是一招风险不算太大,收益较大的,不错的风险战术。在蜀魏两国国力差距较大的情况下不失为一个不错的积极防御战术。假如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意志在蜀国得到了贯彻,那么这个战术是值得尝试的。但是假如蜀国只想维持在益州的统治,那么这个战术的风险是过高的,远不如之前的汉中防御战术。
                    最后,楼主想起了魏延领汉中太守时对刘备说过的那句话:“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也许熟悉汉中地形的魏延,心中也早就考虑过他的继承者姜维所提出的那种重点防御的防御计划了吧。


                    16楼2015-01-20 01:51
                    回复
                      楼主!这么长我竟然看!完!了!感觉楼主分析的好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1-20 09:27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1-20 10:17
                        收起回复
                          汉中变防的计划要能成功实施真获大利如楼主所期,恐怕得诸葛时期魏延姜维王平一干将领合作,正好又能碰上曹爽夏侯玄 就完美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5-01-20 20:05
                          收起回复
                            好贴再支持!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5-01-21 15:58
                            收起回复
                              哇塞,楼主我感觉你们都好厉害,怎么才能像你们一样明白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5-01-23 23: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