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葬品以大量的陶俑为主。大约从武周时开始,陶俑多施三彩釉。陶俑可以分为出行时的仪卫行列和家居时的家臣侍者两大类。前者自隋至初唐多武装俑,以后逐渐减少;武周时出现高大的马俑和驼俑。后者自初唐至盛唐不断增多,乐舞俑和游嬉俑等皆属此类。受佛教影响,镇守墓门的一对武士俑在盛唐时演变为天王俑,其特点是脚踏伏兽或鬼魅。镇墓兽继承北魏后期以来的形态,一为人面,一为兽面,而武周时则又进一步演变为头生角、肩附翼或手握蛇的怪兽。隋代开始出现的人身禽兽首的十二时辰俑,到开元、天宝之际更为流行。陶俑的数量,因墓主人身份而有不同的限额;懿德太子墓的陶俑总数达千件之多。方形有盖石墓志在唐代使用得更为普遍。墓志的大小,随墓主人的身份而有等级之分。例如:三品官的墓志多为约72厘米见方,一品官如杨思勗及章怀太子雍王李贤、成王李仁的墓志皆为88厘米见方,永泰公主的墓志最大,为114厘米见方。懿德太子如天子之制,不用墓志而用玉册。
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墓葬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是墓的构造简化,短而狭的竖井式墓道代替了斜坡式的长墓道,因而天井和壁龛也不见了。墓室的规模缩小, 壁画亦十分罕见。陶俑的数量减少,制作粗简。天王俑和镇墓兽越来越简化,在有的墓里已不用。只有十二时辰俑仍较流行。
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唐墓,有竖穴式土坑墓和砖室墓两类,形制简单,规模甚小。砖室墓多为长方形,有的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广东省韶关张九龄墓,主室平面呈方形,四壁施彩画,前方甬道两侧还各设一耳室,规模较大,形制与北方地区的砖室墓类似。总的说来,南方地区唐墓中的随葬品多为陶瓷器皿,陶俑甚少见。
唐代帝陵除少数是“积土为陵”的以外,大多数都是“依山为陵”。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以梁山的主峰为中心,筑平面略呈方形的内城,四面各开一门,门外置石狮、石马和石人。南面的朱雀门是正门,入门即为献殿。自南面远处第一道门阙至内城的朱雀门,神道长达3公里,两旁列瑞禽、瑞兽、马、武将、文臣以及外国首领的石雕像,并树“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乾陵的宏大规模,充分显示了大唐帝国极盛时期的强大国力(见唐代陵墓)。
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墓葬制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是墓的构造简化,短而狭的竖井式墓道代替了斜坡式的长墓道,因而天井和壁龛也不见了。墓室的规模缩小, 壁画亦十分罕见。陶俑的数量减少,制作粗简。天王俑和镇墓兽越来越简化,在有的墓里已不用。只有十二时辰俑仍较流行。
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唐墓,有竖穴式土坑墓和砖室墓两类,形制简单,规模甚小。砖室墓多为长方形,有的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广东省韶关张九龄墓,主室平面呈方形,四壁施彩画,前方甬道两侧还各设一耳室,规模较大,形制与北方地区的砖室墓类似。总的说来,南方地区唐墓中的随葬品多为陶瓷器皿,陶俑甚少见。
唐代帝陵除少数是“积土为陵”的以外,大多数都是“依山为陵”。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以梁山的主峰为中心,筑平面略呈方形的内城,四面各开一门,门外置石狮、石马和石人。南面的朱雀门是正门,入门即为献殿。自南面远处第一道门阙至内城的朱雀门,神道长达3公里,两旁列瑞禽、瑞兽、马、武将、文臣以及外国首领的石雕像,并树“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乾陵的宏大规模,充分显示了大唐帝国极盛时期的强大国力(见唐代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