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面相决定命运?
王的面孔的企划意图,是讲述庶子出身的光海君,16年间在废黜与死亡威胁之间受尽折磨,最终以观相术作为武器登上王位的故事。
作为剧中主要题材的观相学,对剧中的主角们均有著深远的影响,却赋予了他们不一样的意义。
於受非王者之相困扰的宣祖而言是心魔。当他还是河城君的时候,初得知自己是不可为王者之相时,已成为他挥之不去的梦魇。为此甚至不惜烧毁龙颜秘书,把所有得知此事实的相关人士灭口。然而他从来没有从龙颜秘书的阴霾中摆脱,反之越发的喜怒无常,焦躁不安,也加剧了内心自卑、嫉妒、偏执等负面情绪的滋长,因而渐渐与他口中的圣主贤君背道而驰。
於有著侍奉双龙之相的佳姬而言是囚牢。童年时被告知自己的女儿之身会为家族带来不幸,自此一直以男儿身过活。虽努力挣脱面相的束缚,却总在脱逃以后又再次被囚缚住。她说,以男子身份生活是她的命运,遇上光海君是她的命运,最终送他离开也是她的命运。心里装著多少儿女情,偏偏有太多的无可奈何。
於有著强烈权势欲望的道致而言是踏脚石。因为君王的暴政失去父母,继而妄想著站於权力最高处的他,认为一切皆可以牺牲,可以利用。有著不错的观相造诣,却从没有一次用於正途,只是以此为踏脚石向著权力中心攀登,把多少尸骨与冤魂踩於脚下也在所不惜。
於天生王材的光海而言,观相却是通往世界与百姓内心的路。在宫阙的围墙内,他看尽群臣将领的脸;壬辰倭乱的乱世中,他看尽敌方倭寇的脸;在穿梭民众之间日子里,他看尽天下百姓的脸。自小心思细腻,七窍玲珑的光海,观相之术为他更添一双透彻的眼睛,让他看清那些权力斗争与阶级制度下的积弊,看清活在在各种剥削掠夺之中天下百姓之苦,从此为他敞开了以拓展崭新世界为信念的大门。
在王的面孔海报上写著这样的点题句子:「百姓之相,即君主之相」。要是说从面相能读懂命运,那麼另一解读是「百姓的命运,即君主的命运」。
王的面孔的主题并非观相学,而是以观相揭示的,从君主、群臣、到平民,他们内心的千姿百态。
总是在宣祖梦中出现的白镜,即为宣祖心魔具体化的形象。梦中,已被赶出王宫的白镜再次出现,并这样说道:「你的心术是怎麼回事,面相怎麼还是这副德行?」可见宣祖内心深处也明白,他的欲求、性情与素养,最终都反映於表相。真正决定他不可为王的,并不单是面相,而是源於他对权欲过份扭曲与极端的偏执。正因如此,宣祖在初登王位,白镜被处刑时,最后留下的一句话是,殿下须时时铭记修身养性。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影响命运的,是直面未知时的姿态与意志。
这也许就是编剧以观相为题展开故事的真正立意。
内心显於面相,面相决定命运。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e883fbe4cc2d562f208d0e5d71390f3/8eb36003738da9773ea217f5b351f8198718e307.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73375b6cfbf6c81f7372ce08c3cb1d7/d5fc3fec8a136327496153ed928fa0ec09fac700.jpg)
王的面孔的企划意图,是讲述庶子出身的光海君,16年间在废黜与死亡威胁之间受尽折磨,最终以观相术作为武器登上王位的故事。
作为剧中主要题材的观相学,对剧中的主角们均有著深远的影响,却赋予了他们不一样的意义。
於受非王者之相困扰的宣祖而言是心魔。当他还是河城君的时候,初得知自己是不可为王者之相时,已成为他挥之不去的梦魇。为此甚至不惜烧毁龙颜秘书,把所有得知此事实的相关人士灭口。然而他从来没有从龙颜秘书的阴霾中摆脱,反之越发的喜怒无常,焦躁不安,也加剧了内心自卑、嫉妒、偏执等负面情绪的滋长,因而渐渐与他口中的圣主贤君背道而驰。
於有著侍奉双龙之相的佳姬而言是囚牢。童年时被告知自己的女儿之身会为家族带来不幸,自此一直以男儿身过活。虽努力挣脱面相的束缚,却总在脱逃以后又再次被囚缚住。她说,以男子身份生活是她的命运,遇上光海君是她的命运,最终送他离开也是她的命运。心里装著多少儿女情,偏偏有太多的无可奈何。
於有著强烈权势欲望的道致而言是踏脚石。因为君王的暴政失去父母,继而妄想著站於权力最高处的他,认为一切皆可以牺牲,可以利用。有著不错的观相造诣,却从没有一次用於正途,只是以此为踏脚石向著权力中心攀登,把多少尸骨与冤魂踩於脚下也在所不惜。
於天生王材的光海而言,观相却是通往世界与百姓内心的路。在宫阙的围墙内,他看尽群臣将领的脸;壬辰倭乱的乱世中,他看尽敌方倭寇的脸;在穿梭民众之间日子里,他看尽天下百姓的脸。自小心思细腻,七窍玲珑的光海,观相之术为他更添一双透彻的眼睛,让他看清那些权力斗争与阶级制度下的积弊,看清活在在各种剥削掠夺之中天下百姓之苦,从此为他敞开了以拓展崭新世界为信念的大门。
在王的面孔海报上写著这样的点题句子:「百姓之相,即君主之相」。要是说从面相能读懂命运,那麼另一解读是「百姓的命运,即君主的命运」。
王的面孔的主题并非观相学,而是以观相揭示的,从君主、群臣、到平民,他们内心的千姿百态。
总是在宣祖梦中出现的白镜,即为宣祖心魔具体化的形象。梦中,已被赶出王宫的白镜再次出现,并这样说道:「你的心术是怎麼回事,面相怎麼还是这副德行?」可见宣祖内心深处也明白,他的欲求、性情与素养,最终都反映於表相。真正决定他不可为王的,并不单是面相,而是源於他对权欲过份扭曲与极端的偏执。正因如此,宣祖在初登王位,白镜被处刑时,最后留下的一句话是,殿下须时时铭记修身养性。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影响命运的,是直面未知时的姿态与意志。
这也许就是编剧以观相为题展开故事的真正立意。
内心显於面相,面相决定命运。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e883fbe4cc2d562f208d0e5d71390f3/8eb36003738da9773ea217f5b351f8198718e307.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b73375b6cfbf6c81f7372ce08c3cb1d7/d5fc3fec8a136327496153ed928fa0ec09fac7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