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梁山吧 关注:10贴子:384
  • 14回复贴,共1

酒干倘卖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1楼2015-01-26 11:11回复
    酒瓶


    2楼2015-01-27 00:16
    收起回复
      啤酒瓶、辣酒瓶


      3楼2015-01-28 13:32
      收起回复
        梁山柴大官人织绣博物馆


        IP属地:山东4楼2017-05-19 10:38
        回复
          简介
          我馆坐落在“水泊梁山风景区”水浒街上,为非国有织绣专题博物馆。由此向南800米是梁山泊湖面、北临500米是景区入口牌坊。是一座宋代风格的三层楼阁建筑,馆前馆后杨柳拂面,左邻右舍青砖布瓦、错落有致,并与馆内环境协调统一、朴素自然。我馆总投资600余万元,占地面积664平方米,建筑面积441平方米。总计藏品1000余件套,展出藏品400余件套,并于2015年5月1日建成并开馆试运营。
          该馆是以运河文化历史名店、山东老字号品牌“柴大官人”织绣坊为依托,充分展示其遗留物品、织绣藏品、商业文化的博物馆。我馆共分八大功能区。主要功能区有:1.织绣技艺展演区;2.文化宣传区;3.衍生品展示区;4.织绣工具展示区;5.遗留物品展示区;6.历代织绣品展示区;7.民俗展示区等。各展示区陈列的“柴大官人”织绣坊遗留物品和从采棉、弹花、纺线、落线、经线、织布;架櫈、棚架、构稿、挑线、刺绣的实用工具,到织绣经典藏品,再到账薄、文献图书资料等。另外,民俗展示区还有“鲁锦”、“插花”、“蓝印花布”、“彩印花布”等山东民间手工艺品各类藏品100多件套,以及函括我国不同区域、民族、时代的织绣藏品90多件套。这些功能区的布局和陈设,都能充分体现出让藏品活起来的办馆方针和服务宗旨,形成了观、研、学、游的办馆新常态。
          在今后的办馆工作中,我们将严格遵守和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博物馆条例》,省、市、县有关法规和文件精神,
          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空间资源、智力资源、品牌资源开展活动,积极发挥我馆功能,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育人,为建设忠义新梁山当好讲解员、宣传员、战斗员。


          IP属地:山东5楼2017-05-19 10:38
          回复
            梁山柴大官人织绣博物馆


            IP属地:山东6楼2017-05-19 10:39
            回复
              品牌简介
              柴大官人织绣博物馆品牌源于明代“柴大官人”织绣坊,它是随着明朝大迁民应运而生,依京杭大运河水运而兴,历经六百年风雨洗礼,始终恪守着“垂莲四知”的厂规店训,延传着“衣人德自暖、被世岁无寒”的百年楹联。
              据旧《汶上县志》、《梁山文物》和“柴大官人”号遗物考证:“柴大官人”织绣坊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由袁家口村(今属梁山县)杨端和东昌府大周皇帝柴世宗后裔共同创办,以经线起色、纬线提花织出一种新颖别致的棉布,亦作“帛叠”。 明中后期,“柴大官人”将民间刺绣﹙插花﹚工艺应用到被褥和各种衣裙上面,纹饰花样千姿百态,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清康熙年间,“柴大官人”织绣曾作为贡品进宫,受到“插花之美、不下江南”之封誉,留下“柴大官人”进京的美谈。咸丰七间,汶上县社会名流、曾任闽浙总督的刘韵珂为其题跋坊号,同治元年易名“益泰昌”并盘给创始人第十六世嫡孙杨毓华经营。民国三十年,“益泰昌”时任掌柜杨士贤与好友周裕斋曾为我军杨勇团长私印染八爷灰﹙该事迹已被收录《大义梁山》一书﹚,事后遭敌人破坏导致家业衰败,艰难延续到公元1956年公私合营。
              为使“柴大官人”这一民族老字号及艺术瑰宝得以继承发扬,创始人杨端第二十一世孙杨汶忠在传承祖训、发扬历史品牌文化的基础上,寻踪探微,继承传统并不断创新工艺,让古老的“柴大官人”织绣再现了昔日风采,并于2006年分别创办了梁山水浒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梁山柴大官人锦绣坊。《齐鲁晚报》、《济宁日报》、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乡村季风》、《山东侨报》等新闻媒体先后对杨汶忠进行了专题报道。杨汶忠发掘、保护并衍生开发的“插花”、鲁锦等织绣品先后被收录《梁山文物》、《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梁山志》等地方文献。


              IP属地:山东7楼2017-05-19 10:39
              回复
                梁山柴大官人织绣博物馆外景
                梁山柴大官人织绣博物馆展厅一角
                清代三锭脚踏纺线车,元代黄道婆发明。
                落子,缠线工具。
                上世纪八十是年代打线机
                民国雕花木梭
                清代木制织布机
                民国纯棉白布
                民国蓝印花布
                上世纪八十年代彩印花布
                上世纪七十年代鲁锦标本
                上世纪六十年代鲁锦标本
                上世纪七十年代鲁锦床围子
                2000年壁挂水浒人物
                清代元宝石,古代碾整布成品的工具。
                民国裁尺,多用于裁剪衣服用。
                元代剪刀
                民国粗布对襟褂
                民国丝绸肚兜
                民国服饰
                民国福本子,放鞋样、花样用。
                上世纪七十年代绣花架凳
                清代丝绸刺绣开襟褂
                清代刺绣“挑花经”民俗舞蹈
                清代刺绣枕头顶
                清代刺绣枕头顶
                清代刺绣枕头顶
                清代刺绣枕头顶
                上世纪八十年代狮子滚绣球
                上世纪八十年代儿童虎头鞋
                现代幼儿铲鞋
                “升”、又称“升子”,旧时用来称粮食的木质器具。
                2007年,“柴大官人”织绣现身中国(梁山)水浒文化节。
                2009年,“柴大官人”织绣参展济宁市“三下乡”开幕式。
                2009年,“柴大官人”织绣走进乡村宣传。
                2010年,“柴大官人”织绣参展中国首届非遗博览会。
                2011年,“柴大官人”织绣参展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
                2016年,“柴大官人”织绣参展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
                康熙《大清一统志》记载袁家口闸
                清康熙五十六年续修《汶上县志》记载袁家口闸
                明代袁口闸铁锔扣
                明万历三十六年《汶上县志》记载梁山一带纺织盛况
                清康熙五十六年续修《汶上县志》记载梁山一带纺织情况
                清乾隆三十五年《兖州府志》记载梁山一带纺织情况
                民国时期“柴大官人”织绣坊老店铺
                “柴大官人”易名“益泰昌”后,公元1952年时账簿。
                非遗保护先进单位证书
                列入济宁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文件
                参加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证书
                “柴大官人”织绣荣获“山东老字号”证书
                “柴大官人”织绣传承人受聘证书
                梁山插花传承人获奖证书
                2006年《齐鲁晚报》专题报道杨汶忠发掘保护清代鲁绣事迹
                2006年济宁电视台专题报道杨汶忠发掘保护清代鲁绣事迹
                2009年山东电视台专题报道杨汶忠发掘保护鲁锦事迹
                2010年中央电视台拍摄梁山鲁锦专题
                2010年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寻访活动组拍摄柴大官人织绣专题
                “柴大官人”织绣、梁山鲁锦衍生品。


                IP属地:山东8楼2017-05-19 10:44
                回复
                  清乾隆三十五年《兖州府志》卷五[风土志]
                  7、布帛属:丝绸、以山蚕丝绸缫丝为之。绢、以家蚕丝为之,是绸而薄。绵绸、练丝绵绩缐为之,布与棉花大都仰给予外郡。镜花绫、又双距绫俱出兖州,轻靡不堪用。


                  IP属地:山东16楼2017-05-19 10:52
                  回复
                    清乾隆三十五年续修《东平州志》卷二[方域志]物产篇
                    2、麻棉,广中有木棉,此为麻面。自元代以来,棉之为利,衣被天下,北地种者更广。
                    3、货属丝、棉花、绢、紬、绫、棉布等,府志近汶河处出。


                    IP属地:山东17楼2017-05-19 10:54
                    回复
                      康熙《大清一统志》关隘志
                      袁家口闸在汶上县西三十里运河上,俱有闸官。
                      明万历三十六年《汶上县志》卷七[杂志]物产篇
                      货之属:棉花,漕河以西地多宜之。布,河西乡民多纺织之。绢,土人不勤于蚕,仅有之。


                      IP属地:山东18楼2017-05-19 15:05
                      回复
                        清康熙五十六年续修《汶上县志》卷一[方域志]山川篇记载
                        1、 开河闸北距袁家口闸十二里,元至正间建,永乐九年重修月河长一百二十六丈。
                        2、袁家口闸北距靳家口闸十八里,正德间郎中商良辅建,康熙五十一年知县闻重修月河长九十九丈,南至孙村交界,北至靳家口交界,共长五十六里半。月河闸二、在分水口上下,今废。


                        IP属地:山东19楼2017-05-19 17:06
                        回复
                          明万历三十六年《汶上县志》卷四[风俗志]
                          漕河西则地宜木棉,纺车之声相闻。


                          IP属地:山东20楼2017-05-19 17: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