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彬芬吧 关注:15贴子:1,874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01-27 11:17回复
    一、避免“伪努力”
    1.刷知乎、看TED能不能学到知识?能。获取有效知识的效率如何?很低。
    2.办健身卡≠健身;买kindle≠看书;看教父≠学做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01-27 11:17
    回复
      三、培养“凡事全力以赴”的态度
      曾在很久一段时间里,我极少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事,似乎优哉游哉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他人拼命争取的东西仿佛对我无所谓。现在回想起来,那种游刃有余只是一种虚假的自我意识,实际上是对自己全力以赴却可能失败告终结果的恐惧。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5-01-27 11:18
      回复
        七、不要吝惜你的时间去帮助别人
        (当然,这里讨论的不是伸手党)
        对于帮助别人不要吝惜时间,把闲在沙发里、赖在床上的时间挤出来。
        若答应了帮助别人,则尽可能把事情做完满,把忙彻底帮到位。
        帮助别人会让你成为优雅的人,也可以让你获益,包括心理层面以及现实层面。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5-01-27 11:18
        回复
          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地无知。你会发现随着你阅读量的积累,你对很多事情会有一个崭新的认识。阅读的好处无需赘述,阅读的内容也因人而异,我想告诉你的是,坚持每天读书!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5-01-27 11:22
          回复
            一开始赚钱不要想着赚大钱,钱总是越赚越大的。要循序渐进,更要懂得圆通灵活。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5-01-27 11:23
            回复
              谈一点荣格派的咨询理念吧。
              荣格派会特别强调在心理咨询中“自我实现”的部分,名曰“自性化”(individualization)。
              简单来说就是做你自己。(其实人本主义也这么说)
              乍一眼看上去好像很简单,听上去就是“我怎么高兴怎么来”,特别像是题主提到的“心理舒适区”的概念。
              但这句话还有一个背景假设:人并不了解自己。
              按照罗杰斯的说法,一个人的人格是动态的流动过程,比起房子,更像一条河流:河流的整体形态是稳定的,但河水却是流动的,河内的状态也随环境而变换。如果我们去拓展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我们的人格在一定时间内维持恒定的前提下,随着环境和经历而变换;我们自己能够观察到的,仅仅是人格外见的部分,对于那些真正影响着人格形态与变化的因素,我们通常一无所知。
              接着我们定义下“成就”。成就可以简单分成两类:一种是对于自己而言的成就,另一种是对于外界而言的成就。两者可以重合,也可以起激烈的冲突。区分两者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其实就在不断的内化社会成就,最典型的,内化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比方说最常见到的中年危机,很多时候都是个人期望和外界期望之间的冲突在多年沉积之后爆发的结果。
              故心理咨询更关注个人而言的成就。(面对来访者的外界成就问题咨询师通常无能为力,不见得比来访者高明多少)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5-01-27 11:32
              回复
                所以话题又回到一开始了:如何去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要去接受:
                我并不完美。我有自己能做的合适的事情和领域,也有不合适的。
                不单止能力,我的人格也不完美。这意味着我身上会有很多的缺陷,甚至会有那些我最最讨厌的品质。
                同时我真正想要的可能和我正在追求的东西和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很不一样,有可能大部分是共同的,但总会有那些特别小众特别边缘的部分。这些愿望和渴求有时候会超出我的想象和我内心的准则。
                我并不总是成功,正如我不会一直失败。
                我需要学会接纳以上4点,并且接受“人格在不停变化和流动,于是我必须为此而努力终生”的事实。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5-01-27 11:34
                回复
                  心理学关于人格的两个悖论在于:你要去做你自己,但你永远不能完全清楚自己是怎样的;改变人格的起点不在于对过去人格的否定,而在于对其的接纳。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5-01-27 11:35
                  回复
                    10.投资自己
                    知乎上,有一句我特别认同的话“跨出自己的舒服圈”,接触外围的“未知区域”,无论是知识还是思维,不断的学习和改进,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如果你想成功,从现在起和比自己成功的人去接触,别人的成功不是没有道理的;
                    如果你想得到某个领域的经验,那就跨出你自己的领域去认识这个领域的人,任何方式都可以;
                    如果你碍于面子,跨不出现有的圈子你就一直会在原地踏步;
                    放下面子,放下偏见,放下自卑,重新认识你身边的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5-01-27 11:40
                    回复
                      简单说就是follow your heart吧,但是怎样认识真正的内心,如何区分
                      需要与欲望,是问题的本质。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5-01-27 11:50
                      回复
                        赚钱不是最终目的,钱应该只是达到梦想的一个工具。人生的渴望应该不是一个终极梦想,而是每个阶段的小小信念。一旦进入这个全身投入的状态完成某个阶段的时候,自然也成为某个圈子里的小牛或者大牛,钱随之也会变多。不过钱始终不是最终目的和终极梦想,应该用钱创造更多的渴望和下一阶段的计划。这个才能走向良性循环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5-01-27 11:50
                        回复
                          跳是必要的,而且“往哪儿跳”非常重要。做人如水,流到哪里就塑哪里的型。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5-01-27 11:51
                          回复
                            他人观点:改变自己的首要任务就是接纳自己。要想接纳自己首先需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有时是痛苦的,你可能会感慨,没想到我居然这这种人。
                            就我观察,部分人对自己的认知是有偏差的。你认为的自己,可能是理想主义的自己,或者社会化要求的自我,类似超我。但实际的自己,可能脱离不了低级趣味,例如本我。
                            “一个人的人格是动态的流动过程”,儿时的你的经历形成了你的基础人格,很多是你 成年后,无法轻易意识到,确对你产生重大影响。成长期的你,接受了社会化和自我理想化的要求,形成了你人格的某一部分,甚至让你的意识认识到这就是你的真实人格。直到你真正成熟后,如果你还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并用于分析自我,你才能慢慢意识到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改变的过程也是漫长而艰辛的。你需要分析,解构,重新定义,实践、持续改进,通过这个过程,慢慢的改变自我。


                            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5-01-27 12:01
                            回复
                              看书的方法,不仅要看作者写了什么(一层),还要琢磨文字背后的意蕴,那些弦外之音(二层),还要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要这样写(三层),还要去想想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框架和策略在组织这本书,以及在各种细微处又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四层),当然更重要的是,以上的这些分析对你自己的现实和精神世界能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是否能启发你、引导你、改变你……(五层)
                              于是,一本值得都烂读透的书,就需要你去读五遍、十遍去读烂读透它。


                              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5-02-23 2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