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幼师招生吧 关注:83贴子:420
  • 0回复贴,共1

中班幼儿观察记录:弯弯的无字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观察对象:弯弯(4岁)
观察时间:2013年10月
第一天,区域游戏快要结束时,弯弯拿着一幅画告诉我,她画了个故事:“一只扎蝴蝶结的小老鼠想去看小兔子,但不知道小兔子的家在哪儿,就去问了小乌龟和小蝴蝶,最后终于找到了小兔子的家。”和大家分享时,弯弯小声地说:“我想当作家,给小朋友画故事。”当她说出这个想法时,孩子们再一次欢呼了,我们都很期待她能继续画故事。
第二天,弯弯准备好再画故事,但说还没有想好画什么。我引导她复述昨天的故事,还夸她“真好听,跟看图画书一样”。看到弯弯不解,我又解释:“图画书里的故事有画,你的故事也有啊!”这时,弯弯从书柜中找出一本书,来回翻看,大声说道:“我的故事只有一页纸,这本书有很多页。”然后兴奋地表示要做本书。收玩具的时候,弯弯拿着两幅画,找到我帮忙,在第一幅画面的中间写下书的名字“小老鼠找朋友”,还有作者的名字“弯弯”。她说:“我还没有画完,我想等画完再给小朋友看。”
第三天的区域游戏时,我发现弯弯在美工区装饰卡片。“今天你怎么没画图画书啊?”我好奇地问道。“我今天不想画图画书,我想做规律排序。”弯弯边画装饰边说。难道她不打算继续画图画书了,她的创作会不会就此结束?我问:“你还会接着画你的图画书么?”“会呀!”弯弯诧异地看着我,好像我问了个很奇怪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弯弯并没有把每天的区域游戏都放在画图画书这件事上,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区域游戏,只有在选择语言区时,才会继续创作自己的图画书。
一个多月后,弯弯终于完成了书的最后一页!第二天,她从家里带来所有的画,我和她一起把它们按顺序装进一个活页夹中。现在,她有了自己创作的第一本图画书——《小老鼠找朋友》,有着漂亮的封面以及9页插画。
当天的区域游戏小结时,弯弯分享了这本书和其中的故事:“小老鼠找不到好朋友,它去了大海边和草原上,最后在小桥边收到了一封信,终于找到了好朋友的家!”书中漂亮的画面和好听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其他孩子,大家都喜欢极了!
什么样的学习在这里发生
弯弯运用原有经验,第一次创作出自己的故事,让我惊喜万分!她对书写有着很大的好奇心与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发开始独立创作。为了创作出真正的图画书,还主动翻阅书籍探索图书的结构。
弯弯没有急于完成图画书,而是合理分配游戏时间,按照自己的时间表游戏和学习,并没有因为创作而损失其他游戏的时间。这并非是缺乏坚持性的表现,而是说明自我调控能力很强。要知道,做计划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事实上,弯弯做事很有坚持性,能坚持完成自己的创作——这可是历时一个半月的创作,对中班孩子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挑战!
弯弯始终抱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而最终完成作品也强化了她的成功体验、自信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弯弯而言,成功不仅仅在于创作了一本图画书,更在于整个创作过程中,通过亲身的感受和体验,进行着有意义的自我建构。
下一步的机会和可能性
自制图画书的出现使弯弯和其他孩子开始关注图画书的结构。一本真正的图画书包含什么呢?怎样让图画书更加美观、耐看?在孩子们自主探索的同时,也许我可以适时组织一两次集体活动。
同伴的反馈
在创作了无字书《小老鼠找朋友》之后,弯弯又开始了新的尝试!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她开始在自己的书中慢慢增加新的元素,像扉页、作者署名、页码等,同时画面也更为精美,故事内容愈发丰富。后来,她还邀请妈妈为她书写配图的文字。
班上的其他孩子也萌发了创作热情,陆续出现了更多的作品。从最初的单页纸图画书到装订成册的图画书,从形式单一到种类繁多,从模仿到创新,从粗糙到细致,孩子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收获、感悟!直到现在,他们的创作热情也未减少。
家长的反馈
来自弯弯妈妈:女儿弯弯是个从小被故事喂大的孩子,各种童书都是她的最爱。说实话,当弯弯第一次把一张画交到我手上、大声宣布“我要做一本书”时,我并没有给予太多关注,甚至记不起是否问过她,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此后的日子里,小家伙隔三差五地带画回家,有时一两天一张,有时个把星期一张。每张画的内容都不同,唯一不变的是那只扎着粉色蝴蝶结的小老鼠。
直到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李老师把两张画交到我手里,说:“弯弯创作的故事书今天全部完成了,麻烦您回家把她以前画的那些都拿过来,我们让她讲讲自己写的故事。”
我的第一反应是慌乱,那些东西竟能串起一个故事?我完全没有留意和整理。万幸的是,小家伙的作品我从来不扔,回到家翻箱倒柜,找齐了这十幅画。
然而,当这本弯弯自己创作的图画书《小老鼠找朋友》出现在我面前时,还是着实让我吃惊不小。
小家伙坚持这是一本“无字书”,这样每次讲出来的故事才不一样。我开始认认真真地坐下来,听她讲自己的故事。有时候,故事中的小老鼠不知道自己的朋友是谁,通过解决一个个问题得到线索,发现小兔子就是自己的朋友;有时候,小老鼠和小兔子是互相通信的朋友,但小老鼠不知道小兔子的家在哪儿,于是决定去找她。
这真的是属于她自己的“图画书”,里面有她的朋友、她的生活印记(蝌蚪变青蛙那张估计是端午节前后养蝌蚪时的亲身体会)。
更让人惊喜的是,整个创作过程历时一个半月,听老师介绍她对整个情节很有规划,画了几页、还剩几页都胸有成竹。“很少有这么大的孩子能这么长时间坚持完成一件事”,这是老师给予的高度评价。我想,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肯定一直在时刻关注她的进展,并给予她莫大的鼓励。
第一本“无字书”的成功也让小家伙的创作欲望一发不可收拾,此后又创作了送给朋友的礼物《小鸭子找家》、中秋节的应景之作《月饼里的秘密》以及送给妈妈的礼物《妈妈的心愿》。作品也越来越“成熟和专业”,从最早的有图无字到后来的配色配文,从画页的无序排列到出现页码的标示,再到出现扉页、版权和作者署名。
有一天,小家伙告诉我,她要把画挂到博物馆去。后来她又告诉我,她要当作家,做书给更多的小朋友看。给弯弯更多的时间和锻炼的机会吧,让我们耐心等待……


1楼2015-01-27 13:2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