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二虎吧 关注:18贴子:1,485

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tomwaiman 11级 分类: 历史话题 被浏览5052次 2013.02.24
还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qianduoduo3366采纳率:41% 6级 2013.02.25赤壁之战 街亭一战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是却不唯一,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下。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因为蜀国的势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这两点注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斩得必然性


1楼2015-01-27 19:58回复
    歇后语折叠编辑本段

    诸葛亮吊孝
    【比喻】 诸葛亮吊孝
    【解释】 假仁假义同名戏曲电影折叠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折叠外文名称 Zhuge Liang Offers Condolences
    图片
    导演: 陈怀皑 Huaiai Chen
    主演:何全志 Quanzhi He ....周瑜
    陈静 Jing Chen ....小乔
    申凤梅 Fengmei Shen ....诸葛亮
    田发根 Genfa Tian ....鲁肃
    百成 Baicheng Mu ....张昭
    影片类型: 剧情
    国家/地区: 中国
    对白语言: 汉语普通话
    色彩: 彩色
    图片
    胶片长度: 11本
    制作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 [中国]
    剧情折叠越调剧。三国时,孙权与刘备结盟,共抗曹操。
    刘备借东吴之地荆州养息兵马,周瑜派鲁肃讨还不得后亲自率五万人马准备生擒刘备、诸葛亮。诸葛亮以联盟抗曹的大义劝周瑜,周瑜不听,结果大败,在巴丘忧愤而亡。诸葛亮前来吊丧,张昭令一千士兵埋伏,以周瑜的夫人小乔摔杯为号,捉拿诸葛亮。诸葛亮泪纷纷哭诉前情,小乔深受感动,对生杀二字难下决断。这时,曹操带领十万人马犯江东,张昭忙向诸葛亮道歉。诸葛亮重申协力同心,共抗曹兵...


    6楼2015-01-27 21:53
    回复
      赤壁之战
      街亭一战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是却不唯一,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下。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因为蜀国的势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这两点注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斩得必然性


      8楼2015-01-27 23:43
      回复


        9楼2015-01-27 23:57
        回复
          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立刻编辑>>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


          10楼2015-01-28 00:09
          回复
            名称赤壁之战参战方孙刘联军、曹军参战方兵力联军5万,曹军20余万(称80万)伤亡情况曹军“伤亡过半”,多为荆州降兵 主要指挥官孙权、刘备、曹操、诸葛亮、周瑜地点湖北赤壁时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结果孙刘联军胜利


            1战争概述
            2战前分析
            长坂追击战
            兵力变化
            3战役过程
            战役
            曹操的失误
            4孙刘联盟
            5行军路线
            曹操行军路线
            败退路线
            孙刘联军行动路线
            6地理之争
            7战役评价
            8四大悬疑
            9合理解释
            10文学虚构
            11赤壁之战网络游戏
            1战争概述
            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之后,于公元208年正月回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立即开始为南征做好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军事方面,曹操下令建造了玄武池训练水军,派遣张辽、乐进等驻兵许都以南,准备南征;同时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上表汉献帝封马腾为卫尉,封其子马超为偏将军,继续代替马腾统领部队,令马腾及其家属迁到邺作为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政治方面,自任丞相,进一步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威。


            11楼2015-01-28 00:10
            回复
              刘备军方面:

              《后汉赤壁之战地图这一时期刘备军的兵力开始增加,《江表传》记载: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
              可见刘备在荆州的数年肯定没闲着。
              紧接着刘备收取荆南诸郡,进一步扩充实力。仅仅在两年后,刘备就可以两线作战。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先主并军三万馀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
              刘备这个人的确不简单,只是得志晚了点。《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孙权军方面:
              至于吴军起兵力变化不大,虽然收编了一些北方降兵,在攻击曹仁时又获得不少战马(注十一),但自己也有伤亡,应该还是只有原实力。


              15楼2015-01-28 00:15
              回复
                (3)又今盛寒,马无藁草;
                《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可见战马没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饥饿与瘟疫是困扰曹军的两大难题。这样的部队即使数量多也很难取胜。
                (4)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三国志·曹操传》: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江表传》记载:(曹操)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瘟疫成了左右战局的关键因素。
                (5)新收刘表之众,尚未归心。


                19楼2015-01-28 00:17
                回复
                  地理之争
                  赤壁之战场所多年来,学术界对于“赤壁”地望问题讨论,诸说并起被近代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数百年来,历史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问题多有讨论,诸说并起,被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现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圻说和嘉鱼说之间,而历史学出版物和已发现文物证据更偏向于蒲圻说。
                  蒲圻说
                  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采用了这一学说。1970年以后,蒲圻市赤壁山及长江对岸的乌林连续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文物,包括1973年出土的铜马镫、“建安八年”(203年)字样的瓦砚,1976年赤壁山下土层中的沉船遗址、赤壁山上的各式汉朝带钩,
                  1987年开探的墓室中诸葛亮设计的铜弩机、东汉通行的五铢钱等等。1991年,湖北大学人文学院专门出版了《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1998年,蒲圻市正式改名为赤壁市。
                  嘉鱼说
                  语言学家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持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的观点。如上溯此说之源,有《大清一统志》引据《水经注》为证。《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来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
                  7战役评价
                  赤壁之战,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赤壁战前曹操的优势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反对曹操的人称之为“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它诸侯自然在政治正确性上难以争锋;第二,曹操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不过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曹操没有乘胜把刘备彻底击溃,错过了战机。


                  22楼2015-01-28 00:22
                  回复
                    四大悬疑
                    第一,赤壁,是一座山的名称,还是某一地段的名称?传说赤壁的遗址现有五处,哪一处跟真迹更为接近?在历史研究与旅游事业与时俱进的今天,人们对此特别关心,是可以理解的。其实,赤壁遗址早在宋代已有五处,即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所谓“薄圻”(后来写作蒲圻,今湖北赤壁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谓“嘉鱼”、唐《汉阳图经》所谓“汉川”、宋苏轼所游“黄州”及宋代传说的“江夏”。现在看来,最接近三国时代的《荆州记》和《水经注》可信度较高,唐《汉阳图经》以下的三种传说均与事实不符。关于这一点,卢弼在《三国志集解》里对前人的论述做了很好的总结。最值得参考的是,近年出版的《赤壁之战研究》论证了《荆州记》“蒲圻”之说的可信性,并说明“赤壁”绝不是一座山的名称,因为它所指的范围是沿江百里的南岸地区。
                    第二,火烧赤壁的具体时间,究竟是十月,还是十二月?过去也有不同的说法。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的《中外历史年表》(翦伯赞主编)的著录是:“十月,曹操以舟师攻孙权,权将周瑜大破之于乌林、赤壁,操败退南郡,留兵守江陵而还。十二月,刘备攻占武陵、长沙、桂阳、零陵诸郡。”照我看,这个著录是误解南朝宋范晔所撰《后汉书》的结果。《后汉书·孝献帝纪》在建安十三年的末尾记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另一件是:“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如果参考比《后汉书》撰写时间更早的《三国志》、《后汉纪》等书,我们就可以断定,《后汉书》在根据旧史记录第二件大事时省略了“十二月”等等文字。在这方面,《后汉纪·孝献皇帝纪》的记载最为详细,今摘录如下:“九月,刘琮降曹操。……时孙权军于柴桑,刘备使诸葛亮说权,权大悦,即遣周瑜将水军三万,随亮诣备,并力拒操。冬十月癸未,日有蚀之。十二月壬午,徵前将军马腾为卫尉。是月,曹操与周瑜战于赤壁,操师大败。”这段记载跟《魏志·武帝纪》相合,可见孙、刘联军早在九月份已经备战,而赤壁交锋及曹军败退的时间是两个多月以后的十二月份。
                    第三,关于三方投入赤壁之战的兵力,特别是曹操一方的人数,《三国志》或《三国演义》的读者一向有多种猜测。对此,《三国史研究》在《赤壁之战考辨》中有比较平实的分析,大意如下:曹操号称“八十万”,是虚张声势,他南下率三十万众,并荆州兵约十万,总计四十万。但曹操驻防新得荆州,分散了兵势,用在赤壁之战的第一线兵力只有一半,且又是“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故周瑜说“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联军方面,刘备有二万人驻夏口,孙权有十万之众屯柴桑。联军用于第一线的兵力,刘、关、张率二千人助阵,共三万二千。孙、刘双方都留有大军为后援。总之,三方动员总兵力五十余万,而在第一线阵地上,联军以三万二千之众,对抗了二十余万曹军。
                    第四,或者把小说虚构的故事当成历史的真实,或者用正史《三国志》来校正小说《三国演义》,这种现象的不时出现,说明我们有必要弄清史书和小说的区别:史书的价值在于“实”,史家所追求的是“实录”;小说的精彩在于“虚”,作家的着力点是“虚构”。所以,当我们为《三国演义》“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情节鼓掌时,所赞赏的是小说家的虚构能力。


                    23楼2015-01-28 00:22
                    回复
                      首先 我个人认为 不能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混为一谈 蜀国空全国力量去打东吴时候也不过就5 ,6万的兵,连后勤辎重算上也不过10来万 ,何来的35万呢,三国演义明显是有说书人的夸张在内。另外,诸葛亮派马谡是守,不是攻,只要依托有利地形,然后分兵牵制,那么魏军必败,因为蜀军是以逸待劳,但是马谡自作聪明的做法导致了缺水断粮,无后续战力,导致败局。我不认为是孔明失策,历史上我们看看 ,用少数兵战胜天文数字的兵的战例比比皆是,2万兵,不少了,何况是防守方。此战诸葛亮要求的是牵制魏国军队,而不是突破,牵制好了,外面所分兵的蜀国军队就可以联合起来内外夹击打败魏军,可马谡自作聪明的非要保持一个进攻的态势,导致地形失利被包围,咎由自取。
                      虽然我希望顺和您的意思好被采纳答案,但是,这个问题上来说,我个人还是感觉马谡被斩,不冤


                      27楼2015-01-28 00:36
                      回复
                        诸葛亮斩马谡可谓是千古传诵。马谡的伏法归咎于他犯的军法,马谡的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伏法。街亭一战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换取民心。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是却不唯一,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下。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原因。


                        30楼2015-01-28 00:41
                        回复
                          蜀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他命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市北),亲自率10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甘肃),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并具体指示让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马谡到达街亭后,不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却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地想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得请教于我,而你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接着又洋洋自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致胜之秘诀。”王平再次谏阻:“如此布兵危险。”马谡见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说:“丞相委任我为主将,部队指挥我负全责。如若兵败,我甘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王平再次义正辞严:“我对主将负责,对丞相负责,对后主负责,对蜀国百姓负责。最后恳请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马谡固执己见,将大军布于山上。


                          31楼2015-01-28 00:42
                          回复
                            发展编辑魏明帝曹睿得知了蜀将马谡占领街亭,立即派骁勇善战,曾多次与蜀军交锋蜀大军张郃领兵抗击,张郃进军街亭,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部队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结果,张命令乘势进攻,蜀军大败。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3原因编辑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调度,在山上扎营,是丢失街亭的主要原因,而街亭的丢失,让蜀汉军队丧失了继续进取陕西的最好时机,作为将领,马谡需要负主要责任。诸葛亮斩马谡可谓是千古传诵。马谡的伏法归咎于他犯的军法,但是犯了军法的将领不一定就一定要处斩,比如唐时二路元帅薛丁山屡次犯军法,但却并没有被斩首示众。由此可见,马谡的死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伏法。街亭一战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倘若主将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或许他可以逃过一死。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虽然不是人心惶惶,但也有一些不安。诸葛亮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是却不唯一,蜀国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还能争霸天下。诸葛亮这么做可以说是缓兵之计,为了整顿内务争取时间。其次,马谡的死与诸葛亮也有一定关系,至少值诸葛亮用人不明,导致整个形势急速扭转。诸葛亮为了做到令行禁止,不得不杀马谡来起到威慑作用,这样这一招可理解为杀鸡给猴看。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因为蜀国的势弱和他自身的重要性,这两点注定了他失了街亭被斩得必然性。


                            32楼2015-01-28 00:44
                            回复
                              4结果编辑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丞相待我亲如子,路斩马谡.我待丞相敬如父。这次我违背节度,招致兵败,军令难容,丞相将我斩首,以诫后人,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只是恳望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一家妻儿老小。这样我死后也就放心了。”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收其儿为义子。而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33楼2015-01-28 00: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