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巨塔》山崎丰子从图书馆借来,分上下两册。
上册止步于佐佐木之死,主要情节是浪速大学升职教授之争。
应该说上册主要展现的还是医界的一种权力角力以及“教学伦理”对人的束缚。作为一个尚未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也能够在其中窥测到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边边角角。
《白色巨塔》里塑造的医生形象,有野心勃勃、追名逐利的;有一心学术,刚正不阿的;有备受欺凌、苦等机会的……在上册里人物的性格已经基本能够摸清楚。
下册就开始设计关于医患纠纷的佐佐木案以及议员之争。后者和教授选举一样是一种权力和人脉的博弈。
最吸引人的,大概就是两次开庭中双方的对峙。看的时候心潮澎湃,即便不是医学专业的,也能够被双方的争辩、众人在庭上的表现所吸引。
这个案子,拷问的是医生的职业道德。
个人以为,这个悲剧,和财前的性格是有很大关系的。
其实像教授选举那样的事情,之间许多交易,本是社会上常见的现象。而财前也确实拥有卓越的医术,反倒是东显得气量狭小。
可是后来想想,后来发生的一切事情,其实和财前被东厌恶的理由中深藏的性格和道德问题息息相关。
财前一直是个恃才傲物的人,这不难理解。从贫苦山村而来因为入赘渐渐发达起来的财前,最骄傲的便是自己的医术。他能够为了前程低头,但是那是暂时的,他心里的膨胀的自信在当选教授之前一直被压制,而得到教授职位后立马显现。
他看不起岳父一家,却也要依靠他们来获得自己想要的。除了文中提到的关于对点点的对母亲和孩子的柔情能够展现他对别人的关爱,财前实际上很多时候都是一个缺乏感情的自我主义者。
他在当副教授的时候厌恶医院伦理,但是自己成为教授以后指挥别人也是一样的狂傲。正因为如此,他不能够接受来自“低于他”的人的意见,刚愎自用;只看到自己的需要,对患者突发的情况没有仔细分析,没有重视里见的意见,最后酿成恶果。
而他的自我保全最终给他非常沉重的打击------他错误地选择了牺牲主治医师,而这个马脚很显然带来了以前没有想到过的后果。虽然柳原和江川的证词不能算给案件添了多少筹码,但是足以说明他的说词不可信。
与财前等人对比的是一直刚正的里见和大河内等医师。他们尊重患者,不放弃任何一个能够治愈患者的机会,不会被任何人收买。这样的医师,他们真正遵守了希波克拉底誓言,是人们理想型的医生。
可是,我们没法要求每个人都能够完美无缺,但是至少要遵循基本的道德底线。财前不能算是一个完全没有道德感的人,但是他的道德感从竞选教授开始就被名利越来越多地吞噬。
而作为惩罚,他也患上了胃癌,临死之前仍旧无法抹去深藏心底的愧疚。
最终他写下关于自己的胃癌的报告,将遗体捐赠给医学院研究,却也令人敬佩。
惋惜他的才华,却也没法不鄙薄他的为人。
才高者常常有致命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不仅会使得他们失去别人的好感、影响前程(在教授选举那一段,我想起了《读者》上的一个真实故事。有一个大学生非常优秀,而他听说教某一门课的老师非常苛刻,从不给人A.他就各种努力各种表现最终使得老师不得不给他A.他在请教授写推荐信的时候,就求这个老师写了,结果这个老师给他写了非常差的推荐信。
可能你会说教授太过不公平,居然因为学生挑战他的权威就影响人的前程,但这就是现实。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你没必要为了表现自己而使人生徒增波折!)
而这种优越感,如果没有人敲钟提醒反而被人追捧,最后就常常发展成自大、目中无人,就难免犯错误,甚至一步错步步错,最终后悔莫及。
中间还涉及许多问题,像大学医师和开业医生的矛盾、医务局人员的悲凉境遇等等。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精彩的社会派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