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节目正进入高潮。掌声中,一个年轻英俊的选手上台了,他叫做张九皋,人送外号“才子”,不但诗写得好,还有一个很硬的后台:导师张九龄的亲弟弟。
张九皋闪耀登台,毫不怯场,开始朗声吟诗:“摩擦摩擦是魔鬼的步伐……”
他不愧是才子,果然字正腔圆、声气优美。就听“砰”“砰”连响,导师们纷纷转身,不住鼓掌。玉真公主拍着桌子激动地承诺:“太有才了!我保送你当第一名!”
后面的选手心都凉了,这还比个什么啊?他们纷纷要求退赛。
“让我来!”忽然间,一个19岁的白衣少年站了出来。他分开众人,大踏步走向舞台,手里提着一把梨形的美丽乐器——琵琶。
少年走上台,才拨响了第一个音,玉真公主已耸然动容。
要知道,那时候的琵琶只有四个音位,远没有现在表现力强,但那又怎样呢?少年一曲弹完,玉真公主已激动得站起来:
“这……这是什么曲子!居然比摩擦摩擦还好听!”
旁边的导师岐王捻须微笑:“此乃《郁轮袍》也!”
“那他会写诗吗?”公主追问。
岐王淡淡地说:“也写过那么几首,比如什么‘红豆生南国’之类啊……”
公主激动得脸都变形了。她再不犹豫,一拍桌子,说出了改变少年命运的话:Iwantyou!
这个少年,叫做王维。
有了公主当后台,王维顺利拿了京兆府试的头名,两年后又一鼓作气中了进士。不管他后来如何命运沉浮,王维已经堪称是少年得志的典型。
顺便说一句,那个被王维黑掉的才子张九皋,后来虽然也当了大官,但在文坛上一辈子都没抬起头来。
直到很多年以后,他的第N代重孙子里才终于出了一个猛人,拿到了“大元好声音”的冠军,算是给先人争了口气。那位孙子的代表作,就是那一首“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他的名字叫张养浩。
话说,王维在春风得意之下,激动地更新了一条朋友圈:“都来吧,长安有戏!”
后来的故事证明,这真是一条很错误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