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思立信吧 关注:8贴子:14
  • 0回复贴,共1

评估本地化语言服务供应商时容易走入的误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般来说,有着本地化语言服务需求的企业,要组建自己的团队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而涉及本地化/翻译的外包(Outsourcing)业务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评估和选择语言本地化服务供应商(LSP)。客户们常常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语言服务供应商进行评估,但在实际操作中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不足,无法全面地考核供应商的服务能力:
1.调查问卷
为了了解供应商的服务能力,有本地化语言需求的企业常常会设计一些调查问卷,要求供应商相应作答。但是如何使问卷中的问题一针见血,精准地挖掘到供应商的综合能力情况,对于本地化经验不足的企业来说,着实是个难题。另外,供应商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也有待确认。
2.报价
预算不足的企业往往看重供应商的报价(Quote)。但有一点值得重视,高价虽然未必高质量,但低价却很难保证高质量。真正在乎自己产品和市场的企业,不会因为价格而牺牲用户的使用体验。
3.试译
试译是一种常用且相对有效的评估方法,但实施试译项目的译员未必是真正做项目的人。因此就可能造成试译的质量与真实项目质量存在差异。而且好的语言服务质量需要供应商综合服务能力的支撑,例如按时交付(Delivery)、沟通能力强、合作性好,等等。单从试译结果判断供应商优劣则有失偏颇。
4.真实项目合作
对于偶发的特定大项目,企业可能由于日程紧迫或者其他原因而匆忙选择了供应商。项目结束后,只知道成功或失败的结果,无从了解背后真正的原因,同时也无法确定与此供应商长期合作后的服务质量,因此风险较大。
综合上述例子,每种评价供应商的方法都有其自身优势特点和不足之处。企业可以结合自身项目特点和具体情况,酌情选择一种或多种评估语言服务供应商(Localization Service Provider)的办法,力争以正确、客观、专业的角度评价供应商。


1楼2015-01-29 09:0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