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兴俗名叫“半边山”,源自一个久远的民间传说。话说很久以前,天上有位神仙,名叫蓥华祖师。蓥华祖师想在凡间修庙建寺,承接香火,以净化人心,造福乡里。他见中兴场山势奇特,风景秀丽,心想此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正是筑庙纳福的的好去处。于是便动了在此兴建庙宇、广传佛法的念头。哪知他下凡到达中兴地界,左脚刚踏入中兴场左边山头,岂料山势不稳、土质稀松,左山竟然顺势塌陷,垮掉半边。
蓥华祖师心想:“这下坏了,我本欲在此筑庙,不料此山土质竟如此稀松,我一脚便踩塌了半边,只剩下半边山,倘筑庙在此,岂可长久?罢了,我还是另择风水宝地吧。”
他环目四顾,发现距离中兴场数十里的寿丰(即现旌阳区寿丰镇)附近有山,山势雄伟,植被苍翠,风水颇佳,于是欲选址于此,便迈脚向此山而去。不过,当他脚步踏向此山时,不料此山竟然也不经踏,经此一脚,山头便歪了。
蓥华祖师未曾想到自己不过两脚,竟让一座山成了“半边山”,一座山成了“歪螺山”,心中好生沮丧。心想既然已经下凡,打定主意要筑庙立德,创百世伟业,自己断然不可半途而废,否则,必为天上众神耻笑。只得小心翼翼,再择筑庙之地。
经此两次,蓥华祖师虽未选址成功,但已有经验。再四处打量,仔细查探,发现据中兴场百余里的金华山(即现遂宁市射洪县金华山)秀色宜人,山势牢固,亦为筑庙建屋理想场所。因有教训在先,为防再次踩垮山头,此次他先迈右脚,小心翼翼地在金华山上试探,还好,金华山山体厚重,纹丝不动,于是他再用力踏入,山体仍安然无恙。蓥华祖师心想::”天不负我,大事成矣。“于是在射洪金华山大兴土木,广建庙宇,遂延香火至今。
这就是中兴又名"半边山"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