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双龙传里面,石之轩退场的时候,且歌且行,最后一句话我记得是,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缥缈录里面不知是谁说,有时候所谓一生的奋武,只不过为了年少时凝固在记忆深处的侧影。
那个看上去什么都无所谓的息衍,说出的也是”这苍茫天下,有几个人懂得我们的梦想和苦难!“。
大约每一个让我心折的人背后,都有一些推动他们不得不去这样做的理由。
我会问自己,我那个时候,记忆深处的侧影是什么呢?
这个世间肯定不仅仅是概率和运气,不然没有人可以解释那些华彩的乐章。当人生如画卷般缓缓展开,你拿着放大镜去观看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精巧的结构都和画卷整体一一对应的时候,你不会不惊叹这是一个杰作。所以我一直深深信仰自由的意志——我一直以为,当一个人自由,它就有一切。至于命运。。。“不要惧怕命运,当命运从你手中拿走了什么,就把它再拿回来“。于是会为一个理想而感动,会以为有了理想,还用担心别的么?
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永禄五年,清洲的纸墨未干。天正十年,人生五十年,如梦似幻。
后来慢慢发现,即便自由——你觉得可以做到任何事,但是最无力的时候,不是做不到某一件事,不是不愿意做,而是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来达到一件事。可能有些事情,是一开始就没有解法的。
有人说,成长是一种妥协。在规则面前,命运让人低头。
所以吕归尘最后会叹息说,我昭武的理想,已经留在了七年前的火雷原上。姬野说,十四年前,我与他第一次订约……这次也是我最后一次和他订约,直到我死去,不会改变。
”往事缥缈,几人高台祭青天“。到后来,每一个人已经不再仅仅是自己。那个纯粹可以尽情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活着的年代,也就是青春的岁月罢。”爬地菊黄迷人眼,碗中青阳魂荡,马步裙翩跹“[1]。
付出的未必会得到。期待的未必会发生。
桃园的桃花最终还是飘零在风中,千里走单骑的忠义伴随着夷陵的烈火成为记忆,而留下卧龙在五丈原作出最后的奋争。若干年后,淝水的英雄归来,迎接他们的燕子飞进了乌衣巷里的门堂。又过了若干年,气吞万里的猛虎,也只能看着赫连勃勃肆虐在长安城里。
年少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就是这个世界,后来发现,世界比我们想的,要大得多。神应许过亚伯拉罕的子孙遍布整个世界,但是神没有应许的更多。
我们只是有拥有梦想的权利,以及为梦想而努力的权利而已。
注[1]:本段引号内的内容均引自Finale《乱世歌行》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