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心酒染吧 关注:20贴子:1,368
  • 13回复贴,共1

【墨心酒染】 皇后血(搬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献度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1-31 23:35回复
    国际惯例,倒数五个数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1-31 23:36
    回复
      5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1-31 23:36
      回复
        4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1-31 23:36
        回复
          3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1-31 23:36
          回复
            2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1-31 23:36
            回复
              1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1-31 23:36
              回复
                “哦?这么有志气啊!”却听背后一个声音响起。二人俱是一惊,回头便见几十人前呼后拥,竟是女官扶着董太后慢步行至近前。
                  当朝董太后已年过四旬,眼角眉梢除却岁月留下的细小纹路,一双凤目含威而不露,隐隐
                  还有当年的几分绝艳荣华。“臣妾拜见太后!”思筠脸上霎时一白,仍依着规矩跪地叩礼。
                  董太后淡淡看她一眼,“哀家早听人说这宫里有人仗着皇帝的宠爱,私底下干预朝政,撺掇皇帝裁减官员,今日又撞见你公然顶撞皇后,慕昭仪,这便是你父亲慕太尉教你的规矩?”
                  思筠心知太后向来不喜自己,今日铁定会借机刁难,寻思着道:“臣妾方才不过是与皇后娘娘闲叙几句,又何来顶撞冒犯之意?再说臣妾并非合德,皇上也并非成帝,太后您心明眼亮,那些以讹传讹之事,想必太后也不会误信小人。”
                  “好个巧言令色的女人!”董太后声音倏地拔高几分,“依你的意思,哀家还是故意冤枉了你不成?祖宗家法,后宫不可干政这个道理难道还要哀家教你?”
                  思筠听得本就心中不甘,此时仰起脸,一时脱口便道:“那臣妾今日总算明白了这祖宗规矩,原来后宫不可干预朝政,却容许有人垂帘听政!”
                  这句话甫落,周遭顿时一片死寂。
                  “你——你放肆!”生平最恨人讽刺自己干政,董太后拂袖大怒:“你这狐媚子,不受着皮肉之苦,是不会安生的!来人,好生教教慕昭仪,什么是规矩礼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1-31 23:59
                回复
                  夜羲的声音有些气息不匀,“思筠是朕的妃嫔,无朕的旨意,谁也不准动她,还请母后不要让朕为难!”
                    他自小被太后严加管束,稍不如意,重则鞭笞,轻则罚跪,从不敢违逆太后的意思分毫;而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摆出君王威严与董太后抗衡。众目睽睽,一片死寂之中,母子二人多年来微妙的关系霎时间迅速陷入僵局。
                    行刑的太监被吓得怔住,上前也不是,退下也不是,其他人也都在原地呆住,谁也不敢出声。
                    “你——”董太后齿缝中逼出一字,却又顿住,转而朝身后侍从冷喝:“所有人通通退到一丈之外,没有哀家的吩咐,谁也不准靠近!”
                    宫人们迅速退避而开,弦歌台上终于静了下来。
                    夜羲仍在原地站着,神容不变,额上却已有涔涔冷汗溢出。董太后嘴角扬起意味深长的笑,“皇帝,你今年几岁了?”
                    “儿臣今年,二十有七。”他答的声音极轻。
                    “登基几年了?”
                    “儿臣自十五岁继位,至今,十一年零一百零四天。”
                    董太后又道:“当年先帝驾崩,亲王们都说你生母乃宫婢出身,为保皇族血脉高贵,你不宜继位,你可记得最后你这皇位是如何来的?”
                    夜羲身形一震,过了好久才开口,声音却是飘忽的,“儿臣的皇位,乃母后所予。”
                    “那你不该会以为,这皇位真的属于你吧!”董太后冷哼一声,“你最好给哀家记着,哀家能够给你的东西,也随时能够收回来!”
                    近乎是死亡一般的安静过后,夜羲仿佛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慢慢伏地跪倒:“请母后降罪!”
                    朝颜一咬牙,也跟着近前一步,慕太尉与她父亲在朝堂一直都乃政敌,这个时候她是万万不能为慕思筠求情的,可她还是跪了下来,“母后容禀,臣妾是中宫皇后,妃嫔有错,乃皇后失察,今日慕昭仪失言,是为臣妾教导无方,若母后要罚,便罚臣妾吧!”
                    “皇后你退下!这里没有你的事!”董太后并不理会,扬手指住慕思筠,朝夜羲问:“今日哀家且问你,是打,还是不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5-02-01 00:00
                  回复
                    眼前的景致渐渐模糊,又变成七岁那年。边塞黄昏,突厥人偷袭,剑影、火光……
                      父亲兵败,领着余部应付突厥人且战且退,而母亲紧紧抱着她躲在女眷的马车里,同行的还有父亲的妻妾们,怀里搂着各自的儿女。
                      外面电闪雷鸣,身后是挥刀追赶的突厥人,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裹挟在撤军的队伍,一起往前疾奔。突厥人引箭疾射,车夫中箭身亡,马车一个剧烈颠簸,不知道黑暗里谁狠狠伸手一推,她就从飞驰的车上抖落了下去。
                      身后的追兵已迅速逼近。母亲在马车上全力朝她伸出手,“阿嫣,快跑!抓紧娘的手!”她在夜色下拼命追着不断前行的马车,大雨中,湿泞的泥路让她屡次跌倒,而身后不断有箭簇擦着她的鬓发飞过,她摔得满身泥浆,怕得不停喊:“娘……等我……”
                      父亲就在队伍最前方,千钧一发之时,他在雨中勒马回驻,定定看了她一刻,却朝队伍沉声命令:“全速撤退!不得怠误!违令者斩!”
                      车上的母亲看着父亲的架势,顿时吓得面无人色。千钧一发之际,母亲飞快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冒着箭雨将她一把抱住,“阿嫣,别怕,母亲在这里,母亲来救你了。”
                      她吓得连哭也不会了,眼睁睁看着母亲拼尽全力将自己抱起往马车掷去,天旋地转之中,她稳稳地从空中落到车里,身旁的姜氏冷冷看着她,唇角仿佛带着快意的笑。马车仍在雨中疯狂地急速前行,而远处母亲还没有跟来,她后背中了一箭,脚步渐渐变缓,有几个狰笑的突厥士兵快要追上了她。
                      就在这个时候,一支箭簇疾啸着刺破夜雨,狠狠洞穿了母亲的胸口。
                      箭的主人,是父亲。箭无虚发,一箭毙命。
                      母亲大睁着眼,隔着雨幕定定看着父亲,然后软软地倒地,动也不动了。有鲜红的血花在她身下慢慢盛开,然后被雨水迅速冲刷走——
                      “不要……不要……娘……”
                      朝颜从噩梦中惊醒,竟发觉自己身在椒房殿中,外面的雨还在下着,身边是熟悉的罗帐锦榻,榻前暖黄烛火下,则是夜羲温和的面庞。而她自己,在梦中不知何时已泪流满面。
                      蓦地恍然意识到御前见驾,自己现在这样是极失仪的,正要起身叩礼,夜羲已伸手按住她肩,声音辨不出情绪,“太医说你淋雨受寒,便好好歇着。”
                      她只好躺下来,串珠端来一碗清粥,夜羲却伸手接了,“朕来。”
                      朝颜被吓了一跳,夜羲从未瞧见她哭过,此时又见她满面无措,笑了笑说:“今日你是病人,听话,坐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5-02-01 00:02
                    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抱抱配图28楼2015-02-03 15:40
                      收起回复
                        赞一个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5-05-20 12:34
                        回复
                          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暖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5-05-26 21: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