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此地害怕人言
里尔克
我如此地害怕人言,
他们把一切全和盘托出:
这个叫做狗,那个叫房屋,
这儿是开端,那儿是结束。
我怕人的聪明,人的讥诮,
过去和未来他们一概知道;
没有哪座山再令他们感觉神奇,
他们的花园和田庄紧挨着上帝。
我不断警告、抗拒:请离远些。
我爱听万物的歌唱;
可一经你们触及,它们便了无声息。
你们毁了我一切的一切。
里尔克(1875-1926),奥地利诗人。生于布拉格。大学攻读哲学、艺术与文学史。1897年后怀着孤独、寂寞的心情遍游欧洲各国。会见过托尔斯泰,给大雕塑家罗丹当过秘书,并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等人的影响。
里尔克的早期创作具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表示抗议,对(1905)、《新诗集》(1907)和《新诗续集》(1诗歌充满孤独痛苦情绪和悲观虚无思想,但艺术造诣很高。它不仅展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雕塑美,而且表达了一些难以表达的内容,
从二三十年代开始,里尔克的作品便被译介到中国来。他对中国诗歌的影响,日久弥深,一直渗入到今天中国诗人的写作。对摆脱了传统诗歌形式束缚的中国诗人来说,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错译,启发了中国诗人对现代汉诗的形式探寻,使中国白话诗歌由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叛逆和游离,回落到对中国优秀诗歌传统的某种默认。而里尔克诗歌中的精神力量却深入到了中国诗人的心灵,成为中国诗人对诗歌的当代性梦想的一种依据。对中国诗歌来讲,里尔克不仅是一种导引,而且是一种介质。
在《我如此地害怕人言……》一诗中,里尔克诉说了自己作为一个诗人的特殊心态:对简单生活的苦恼、忧郁,对现成性观念及方式的强烈不满和拒绝。有意思的是,里尔克的这一心态,恰恰是今天中国诗人们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