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74e356cfb71c8701d6b6b2ee177e9e6e/3c3330a95edf8db19183944f0d23dd54574e74c4.jpg)
考研心得:
考研的时候就曾幻想过,倘若考上要如何如何去写这篇文章,可真正拿起笔,又觉得其中的经验、感悟、迷茫和怀疑,不是真正走过的人,很难切身的去体会。笔者想写好这篇日志,将所知、所感尽可能的印现于纸上,一来是想感谢美博的老师们和各位师兄师姐对于鄙人的帮助;二来是希望这篇日志可以给摸黑探路的研友们照一照亮。
先报下笔者的成绩:初试英语 52,政治 52,专业手绘 135,专业理论 122;复试专业 87,面试 84。能发挥的都发挥了,成绩还是很满意的。笔者也不怕众人说笑,复习良久,文化课依旧未突破60大观,可见笔者的学习方法不值一提,比我愚钝之人,甚少。但就专业而言,自我感觉小有建树。毕竟是经验篇,所以捡些有用的感悟和失败的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给予同志们一些帮助。
考研感想
笔者本科学校不值一提。大学四年除了学习什么都做过,打过工,卖过笔,住过工棚,炒过米,现在想想,我也算是穷忙族中的一员。将至毕业之时才领悟到自己到底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这也是我决定考研的目的之一。尼采有句话:人唯有找到生存的理由,才能遭受任何境遇。考研就是如此,你需要一个强大的理由,强大到你坚信自己会走下去,强大到你能排除任何消极情绪。考研过程中,一定会有迷茫,一定会有怀疑,一定会有退缩。看着身边的小伙伴各个事业有成、爱情甜蜜,而你却在自习室里精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你会越来越不自信。繁华的都市诱惑颇多,你需要这个理由使你身心平静。这种坚信,越到后期,力量越强大。总而言之,考研苦逼,毫无乐趣,这种坚信将是你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
很多人都是从阳春三月开始准备考研,也有从暑假,或者9月开始,笔者感觉因人而异,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掌握。如果是应届或者第一次准备考研的同学,可以选择打持久战,如果是2战、3战的同学,本人感觉复习时间无需太久,3月—9月工作,10月开始复习即可(笔者是从去年10月开始的,仅供参考)。复习的好坏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关键是我们全心全意去准备的时间有多少,以及连续性的全心全意的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后者更重要,因为有些专题性的学习,主要是在10,11月份的时候,如果能连续保持状态,短时间的集中学习,往往能有突破的感觉。如果总是学一天,不学一天,知识哪怕积累起来,中间的衔接也会大打折扣。天道酬勤是对的,只不过怎么算,得看上帝的心情。
笔者平日里学累了,喜欢踢踢足球,吹吹口琴,这些简单而又轻松的习惯,很多经验贴上的学霸、大神都有,但又各不相同。一点兴趣不留,肯定是不好的,考研好比马拉松,冲刺太早的人,不可能是考的最好的。考研前中期还是劳逸结合比较好,至于度的问题,以及休闲本身的负面作用,还需自己掌控。
专业
专业手绘,从不知到知,笔者经历了一个变态的质变,在此我要感谢青春美丽的贾师姐,还有我那睿智呆萌的顾师兄,感激之情,甚是强烈。下面浅谈些自己的感悟。
1、考研快题毫无捷径可言,老师再好,也只是给你加把火,能烧多久,还得看自己有多少柴火,所以发奋画图是您夺取高分的不二选择。但也因人而异,笔者因为本科期间不学无术,所以甚是不敢投机取巧。对于学艺术设计的我们来说,专业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疯狂的练习并无坏处,量的积累才能产生质的改变。
2、专业上有很多问题需对症下药,在此不便长篇论述,但有个道理需说说,快题上有两样东西:一是共性、一是异性。共性其实就是所谓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一些绘图的方法和技巧,这些肯定以及确定必须掌握的扎扎实实,这样才能让老师知道你是专业人士;异性的东西其实多半是由自身的风格和你的专业素养引导的,每个人都不一样,但千万不要刻意的去学习或模仿他人,要坚持自己对的东西,养成自己的风格,笔者在此吃过大亏,切记。
3、闭门造车更不可取,埋头苦画也需讲究方法,基础知识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但创作能力则需启发,这里也不能太苛求于老师,还需自己启发自己,有事没事敲敲自己的脑袋,平日里一定要多了解一些专业动态,多参考些专业网站或杂志上好的项目和观点,国外大学的学生作品也是不错的参考对象,有些更适合我们去理解和学习。但大家需注意一点,考试是“纸上谈兵“,所以你参考的东西必须是易于在纸上表达的,不求新颖独特,也得漂亮美观,拿笔说话,肯定是效果大于现实。
4、还有一个误区需提醒各位,切勿将快题设计仅仅当作是一副绘画作品。绘画技巧和效果很重要,但远没有想想的那么重要,尤其是进入复试,每个人的绘图技巧都不会很差,老师更看重的是你的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笔者认为线稿要比颜色更具说服力,将大量的时间用在马克笔上,实为不妥。
总之,专业靠的就是”不懈的练习+扎实的基础+风骚的领悟“。
理论、英语、政治
理论与文化课的学习笔者着实没什么牛逼的经验传授——我要特别感谢下郑师兄对我的帮助——我就自身的一些感悟和失败的经历谈谈理论和文化课的学习。
理论的学习本人感觉相对容易,你的付出与收获基本是成正比的,你背的越多,分数也就越高。不太推荐市面上卖的那些理论参考书,笔者认为还是拿书背效果最好,覆盖面最广。起初背诵最为苦逼,背了忘,忘了背,一度失去再看下去的勇气,其实大家都这样,而且内容太多极易混淆。有什么办法呢?笔者认为什么办法都不如硬着头皮去背,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生命不息,背诵不止。当然理解更重要,对整章的内容进行一个框架式的梳理,对于记忆书本有很大的帮助。还有在背诵时可以结合图片,边看实物边背,效果确实不错,笔者在网上曾看到有人将整本书录制在mp3里,平时没事就边听边看,因为工程量巨大,所以没有尝试,有不畏艰难的同志可以一试,或许有惊人的效果。
政治,大纲解析是必须的,大纲分析,我觉得也不错,沪江论坛上有人说是神书,毕竟跟大纲解析一个系统的。听大神的经验贴,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很重要,笔者就买了肖秀荣的书(真题其实很重要),感觉书多了我也看不完,书不在多,在多做几遍,到一定程度了,查漏补缺的时候,来个笔记本,每道题记一两句话,积累多了,点点滴滴就记住了。(其实也没什么可记得,与强大的专业理论相比,需要背诵的东西真的很少)。
英语,我一直都在问自己,怎么才能突破,无奈最终也未能突破。九月份的时候,因为刚开始,很难打开局面,有时候感觉一两天砸下去,过几天一点效果都没有。但是,要相信,砸久了,肯定会有的,至少经过试验,单词,阅读,翻译和作文,是有的,学习是可以感觉到逐层深化的。资料,主要是真题,真题,还是真题,再就是新东方的作文书和单词书。单词书,比较喜欢新东方简单明了的风格,其他门派的也不错,看个人风格。作文书,主要是感觉新东方,老牌子,也还不错,也有循序渐进的感觉,其他门派不知道。
最后,就是冲刺了,发挥是一门艺术,真的。多学习一点经验,知道如何调整状态,查清楚考试的情况,同时平衡好自己的学习,这个时期,一定不要烦躁,耐心很重要。我觉得吧,发挥主要是潜意识和信心,只要你有足够的信心,然后在每次考试前,你要认真,你要专注,跟自己的大脑交流,然后专注的开始考试,一般都能发挥出来。每次考试时,我总是告诉自己,你可以做的更好,但是你要专注,你要专注。当专注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你的大脑会记住这个模式,考场前跟大脑设定,就能进入状态。最好状态不是淡定,不是紧张,而是专注,专注时肾上腺素会增加,潜意识会比较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