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吧 关注:1,447贴子:11,202

太平公主的陵墓在哪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据说是太平花钱为上官婉儿修的陵墓,太平死后她的党羽和儿子几乎都死了,就剩了个薛什么来着,太平公主死得好惨哦,上官婉儿死了还有太平为其下葬,太平公主死了估计没人收尸了。曝尸荒野?太平死得好惨呀,死了都没人收尸曝尸荒野连陵墓都没有吗?三郎也太狠了啊呜呜呜太平死了三郎竟然平了她丈夫的陵墓,毁了婉儿的陵墓,还不给姑姑收尸曝尸荒野,没人性的三郎,好狠的三郎呀


IP属地:天津1楼2015-02-09 20:59回复
    太平应该有地方安葬,可惜,没有记载。


    IP属地:吉林2楼2015-02-09 23:25
    回复
      所以太平的墓志也成谜啊,因为连墓都不知道在哪。 不过就算有墓志也是李隆基抹黑版的。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2-10 02:52
      收起回复

        原来又是一个李隆基粉假扮路人太洗白她家主子,不觉得一个李隆基粉在太平吧是来自虐的吗?
        莉莉纷华【:隆基很值得敬佩,斩断私情,大义灭亲,雄才大略】


        IP属地:中国香港11楼2015-02-10 08:53
        收起回复
          《旧唐书·高力士传》辨误三则
          ◆王连龙
            笔者近读《高力士神道碑》①、《高力士墓志》②,发现《旧唐书·高力士传》③对高力士相关事迹的记载存在讹误,今据这些碑志11 右监门卫大将军之授。关于高力士除授右监卫大将军之事《, 旧唐书 ·高力士传》有明确记载,其谓高力士因参加平叛太平公主之乱,“先天”,拜银青光禄大夫、内侍同正员。“开元初,加右监门卫将军”。“天宝初”,加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进封渤海郡公。今按《, 高力士墓志》云:“录其翼戴之勋,遂有骤迁之命,特加朝散、内给事、充内弓箭库使,寻迁内常侍兼三宫使,又加云麾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墓志所列力士历任职官中,朝散大夫、内给事等皆为平韦氏叛乱所赐,史籍皆有明载。而右监门卫大将军之职乃系平叛太平公主之乱所得,墓志不记太平公主叛乱事,显然是以其事涉王室而避讳。太平公主之乱发生在先天二年,即公元713年。“先天”为唐玄宗年号,共两年(712 —713) 。平息太平公主叛乱后,唐玄宗于先天二年十二月改元开元,故“先天中”、“开元初”所云应为一事。以《高力士墓志》核之,是《旧唐书·高力士传》错记“右监门卫大将军”为“右监门卫将军”,并把高力士任右监门卫大将军的时间由开元初误记为天宝初。除《高力士墓志》外,还有一些材料可以佐证高力士右监门卫大将军之授在开元初。如《高延福墓志》云:“顷国步多艰, (力士) 而守谋立顺,以功拜右监门大将军兼食本邑。”④高延福乃高力士养父,以墓志所载,其卒于开元十一年。高力士入宫至开元十一年之间“, 顷国步多艰”,且高力士“守谋立顺”之事显然是指太平公主之乱。高力士以功拜右监门卫大将军也与《高力士墓志》所载合。21 开府仪同三司、齐国公之封。《旧唐书·高力士传》载“: 玄宗幸蜀,思艺走投禄山,力士从幸成都,进封齐国公。从上皇还京,加开府仪同三司,赐实封五百户。”其载与《高力士墓志》略异。今按,
          《高力士墓志》云:“属胡羯僭逆,天王居于成都,跋涉艰难,扶护警跸。蜀有南营之叛,公讨而平之,加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食邑三千户。”是证高力士加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系因平乱之功,时在唐玄宗返回长安之前。又按,所谓“南营之叛”,以时间和地点推测,应是郭千仞之乱。至德二年七月蜀郡兵郭千仞谋反,后被六军兵马使陈玄礼、剑南节度使李峘所诛。此事两《唐书》及《资治通鉴》载之甚详。是证高力士受开府仪同三司、齐国公之封在至德二年七月,其时并未返回长安。31“实封五百户”之误。上文已引,《旧唐书·高力士传》载高力士随唐玄宗返回长安后,赐实封五百户。而《高力士墓志》记其事云:“太上高居复归于镐,赏从行者加食实封三百户。”《高力士神道碑》载同。除二者言之凿凿外《, 旧唐书·肃宗本纪》亦谓:“(至德二年) 十二月戊午朔,上御丹凤门,下制大赦。⋯⋯内侍、齐国公高力士,右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各加实封三百户。”又《唐会要》卷四十五《功臣》载至德二年十二月朔日赦文云:“开府仪同三司、齐国公高力士加实封三百户。”⑤均证高力士获赐实封三百户《, 旧唐书·高力士传》记载有误。


          IP属地:天津18楼2015-02-12 16:35
          收起回复
            唐玄宗的陪葬墓只有杨妃(不是杨贵妃哦,是李亨的母亲杨氏)和高力士。因为唐玄宗晚年甚是凄凉,只有高力士陪伴玄宗左右到最后


            IP属地:天津21楼2015-02-12 16:37
            收起回复
              与薛绍所生的次女万泉县主墓志:
              大唐故万泉县主薛氏墓志铭并序
              县主姓薛氏,河东汾阴人,镇国太平长公主之第二女也。沔水朝宗,会诸侯而为长;穆陵居相,致群客而称贤,故其礼乐旗常,钟鼎玉帛。联华叠懿,辉铄图史。曾祖怀昱,司卫卿、绛卫二州刺史,河东侯。敏识端雅,素风简旷。人望国华,载在缣竹。祖瓘,尚城阳公主驸马都尉、奉宸将军。神宇恢杰,高标朗秀。达学成盘,通才应物。父绍,驸马都尉、散骑常侍、右武卫将军、平阳县开国子。玉润金清,凝脂点漆。识明政要,理洞玄微。县主禀淑真之灵,资瓌宝之粹。生而凝贵,幼则柔嘉。骞鸿龙之闲琬,穆芝菜青虫之贞秀。翠帷珠缀,彩丽韬华。兰膏铅泽,珍芳褫妙。色受神会,惠间发於初孩;目领心传,听识扬於将丱。颂椒状柳之敏,遇律斯融;弹丝捻箫之妍,旋宫莫滞。年十一,有行於豆卢氏。环佩有节,鞪悦有文。巾栉不偷,匜盥不懈。贵而逮下,攀樛木以自持;和以秉柔,咏葽草而为诫。至於碧楼初蔼,银庭始彻。妙唱徐吟,驻迟光於绮榭;商弦暂拊,弄清月於华轩。则雅而不流,靖以知禁。加以节励清玉,志邈高云。思入纤徽,艺兼巧妙。裁红剪以,晔若春林。缛黛攒朱,粲成赮锦。故振振公族,咸贵慕焉。则天皇后嘉其嫔则,锡以崇号,封万泉县主。孝和皇帝中兴之后,加食实封三百户。豆卢君作藩近甸,县主义在从人。方将和鸣椅梧,靖友琴瑟,茹英早落,碧树先秋。年廿四,景云元年八月廿一日,遘疾终於延州官舍,呜呼哀哉。瑶华琼敷,绝代独立。鱼轩凤吹,希宝群资。而方春霣霜,光阴不借。诗人所以哀窈窕、思贤才。楚老泣其兰芳,阮公恸其邻子,将有以也。长公主钟情淑惠,恸结音□。感千秋於七旬,伤百龄於一别。心摇垄树,靡日不思,望绝夭桃,中年永隔。是凄行路,矧在慈亲。以其年十一月廿五日,归葬於咸阳县洪度川之礼也。乃缵述贤懿,旌纪遗芳,彤琯有炜,玄石无忘。其词曰:邕邕鸣凤翔高椅,婉婉游龙曜天池。贞姿彩章代莫拟,明心闲态从所宜。开缄发笥裁靡妙,弹商激徵吹参差。珠帷宝帐坐生孽,春霜夏雪销桂枝。桃华灼灼钟贵念,棘心夭夭伤永离。玉彦颜秀色翳泉壤,遗芳余懿旌在斯。壮武将军、上护军豆卢欣期书。


              IP属地:天津22楼2015-02-12 16:50
              收起回复
                与武攸暨所生长女墓志:
                大唐都景福寺主威和上塔铭
                和上讳灵觉,俗姓武氏,□□则天(缺十字)之次女也。外□父泗□刺史(缺十二字)国太平长公主□□□□补(缺十三字)这尊,兼鲁馆之□□□□□之鹿,(缺)归一(缺二字)今稀□圣主(缺)恳诚至到,天后嘉尚□□为□配(缺约十字)当抢钪年,遂能舍□□珠玉之服玩地钟鼎(缺七字)及辞荣出尘,离染□□□空□也□乃持□□行□□□□探颐幽妙,三藏(缺五字福)闻□戒行□备(缺十字)以奖便徒从也。于□因□□山普□禅师(缺四字)授以禅法,砥□真几,解悟□拔,□获□主□至(缺五字)去来,湛入真以相都泯,契□如□。以开□廿(缺约六字)日,忽谓门徒,令具汤水,澡浴换衣,焚香端(缺七八字)然无常于景福伽蓝,时春秋五十二也。呜呼!生(缺约五六字)弟处荣贵而能舍,行苦行而能勤,固非百劫千(缺约五字)旧习,孰能至此哉!遂于龙门西岩造龛,即以其月□日□□□之礼也。季弟崇正哀友于之义重,悲同气之情深,如(缺约三四字)遂为铭曰:
                炼石初天,□□□国。雁(缺三字)凤栖形极。挺生哲女,处荣不□。弃彼嚣□,归于宴(缺)亲能孝,归□虔诚。戒行圆备自修,风仪肃清。六尘无染(缺)明□极乐,□界上生。(其二)


                IP属地:天津23楼2015-02-12 16:54
                收起回复
                  【太平公主第二女万泉县主薛氏之子豆卢建墓志】
                  此人也是唐玄宗之女建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




                  IP属地:天津25楼2015-02-12 17:01
                  收起回复
                    以上几碑貌似都没提到太平叛乱的事情


                    IP属地:天津27楼2015-02-12 17:08
                    回复
                      流放赐死此前,唐玄宗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多次到崔湜家中做客,将他视为心腹,但是崔湜却依附于太平公主。门客陈振鹭进献《海鸥赋》,以此劝谏崔湜,崔湜虽然称善但心中很不高兴。[11] 713年(开元元年),太平公主与宰相崔湜、窦怀贞、岑羲、萧至忠以及太子少保薛稷等人密谋,欲废除唐玄宗,另立皇帝。崔湜还与宫人元氏密谋,要在玄宗使用的赤箭粉中下毒。[12] 同年七月,唐玄宗欲诛杀萧至忠等人,还将崔湜召去,托以腹心。弟弟崔涤对崔湜道:“皇帝不管问你什么,你都不要隐瞒。”崔湜没有采纳。萧至忠等人被杀后,崔湜也被流放岭南。[13] 当时,新兴王李晋也获罪伏诛,临死前叹道:“本来谋划这件事的是崔湜,现在我被斩首崔湜却只被流放,多么冤枉啊!”不久,崔湜密谋进毒之事被查出,被唐玄宗追命赐死,时年四十三岁。[14]


                      IP属地:天津29楼2015-02-12 18:42
                      收起回复
                        太平公主让我想起了唐朝的平阳公主和高阳公主,高阳公主挺像太平公主的,也是因为谋反被杀,且不说高阳公主谋反是否是真的,只说结局挺相似的,再说平阳公主,据说她是唐朝和太平公主一样开过府的,因为战功很大,幸好她死的早,要不估计也会像高阳和太平一样被唐太宗或是长孙无忌按个谋反的罪名刺死,所以她很早就死了,总算幸运的保全了名节,不过她儿子柴令武就没那么幸运了,被安上谋反罪。哎,唐朝有名的公主(除了和亲的)几乎都么什么好下场的。。。,即使如果平阳公主活着,太宗李世民夺皇位的时候她会帮谁?即使帮了太宗难保不会像李隆基对待太平那样按个谋反罪,即使太宗不会,高宗的时候长孙无忌也会的,所以说平阳公主是幸运的了。


                        IP属地:天津30楼2015-02-14 11:17
                        收起回复
                          刚才又看了看唐太宗李世民,感觉李隆基几乎和太宗如出一辙,再想想当初他说要做太宗一样的人,结果他做到了,不过晚年不如太宗而已


                          IP属地:天津31楼2015-02-14 11:51
                          回复
                            平阳公主死在玄武门之变前3年,太宗谋害平阳的确有可能,毕竟平阳昭公主的势力对于太宗李世民和李建成来说都足以扭转乾坤。不过我不同意是太宗架空平阳昭公主,如果太宗和平阳昭公主关系好的,很可能就像李隆基和太平的关系那样,很可能平阳想帮太宗,结果被李建成弄死了。不过即使平养活着的话,结局估计也和太平差不多。


                            IP属地:天津32楼2015-02-14 12:01
                            收起回复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真正的乱臣贼子是李隆基自己,无奈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所以太平就被写得如此不堪,只是痛心而已,自己如此深爱着的人,竟要遭受这样的诟病。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5-03-21 23: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