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温病的辨证
掌握纲要
卫气营血辨证
掌握:辨证要点(讲义45页)
来源:叶天士《温热论》讲义257页
《温热论》第1条:(259页)(1)
《温热论》第2条:(261页)(8)
《温热论》第3条:(263页)(2)卫分辨治
《温热论》第5条:(265页)(4)营血分辨治
应用:辨病分期审证
参考文献:
张文选.温病辨病分期审证论治体系初探.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2):8
三焦辨证
辨证要点(讲义49)
温热:
辨析三焦所属脏腑
辨热与阴伤程度
湿热:
辨湿与热之孰多孰少
辨上中下之偏轻偏重
第一节 卫气营血辨证
(一)《内经》中关于营卫气血的论述。
1.营与卫——营: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行于脉内,濡养五脏六腑(内注)。卫:水谷化生的忄票悍之气,是阳气的一部分,行于脉外,布散于肌表,有温养肌肤,司汗孔开合,抵御外邪的作用(卫外)。
2.气与血——气:1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2人体脏腑组织各种不同的功能;血:与营气同居脉中,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内注)。
卫,气_行于脉外,气之表者为卫——外浅表。
营,血_行于脉内,营之深者为血——内深里。
卫分证:卫外功能障碍;气分证:脏腑气机失常。卫为气之浅层,均为功能失常。
营分证:营阴损伤;血分证:耗血动血。营为血之浅层(前身),均为实质损害。
(二)卫气营血辨证:
①卫分证:
概念: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导致卫气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一种证侯类型。
证侯分析:发热微恶风寒:邪正交争,卫阳被遏。头痛:头为诸阳之会,阳热上扰清空。无汗或少汗:汗孔开阖,功能失常。咳嗽:肺气失于宣降。口微渴:津液初伤。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表热之证。
病理:邪郁卫表,肺气失宣,正气抗邪,邪正相争。
辩证特点:发热重恶寒轻,口微渴。
转归:1从表解。2深入:顺传气分,逆传心包。
②气分证:
概念:凡温邪不在卫分,又未传入营(血)分,以邪正剧争,里热蒸迫,热炽津伤为主要病机特点的一种证候类型。
来路:1由卫分传入;2直入气分:径入阳明(暑热);湿热直趋中道;伏热内发于气分;营热转出气分(透热转气)。
证侯分析:最常见热盛阳明为例;壮热,不恶寒,反恶热;大汗;大渴,喜凉饮;尿赤,脉洪大(数有力)舌质红,苔黄。
病理:邪正剧争,里热蒸迫,热炽津伤。
辨证要点: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转归:1邪退病愈。2深陷营血分。
③营分证:
概念:温邪入营,从实质损害为主要病机变化,从营热阴伤,扰神窜络为主要特点的一种证候类型。
来路:1气分传来(包括湿热化燥);2伏热内发于营分;3表邪乘虚内陷(肺卫递传心包)。
证候分析:1身热夜甚:营热炽盛,营阴损伤。2口干,反不甚渴饮:营阴蒸腾,上潮于口。3心烦不寐,时有谵语:营热扰神(心主血属营,营气通于心)。4斑疹隐隐:热窜血络。5舌质红绛:营热蒸腾。6脉细数:热损营阴之征。
病理: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确定邪入营分的依据。
转归:1转出气分(透热转气,见出入营分者)。2深陷血分。
④血分证:
概念:热邪入血分,以耗血动血瘀热内阻为主要病机变化的一种证候类型。
来路:1由营分证传来;2卫气分到血分;3血分伏热自发。
证候分析:1身热(灼热无汗,多以夜甚为主)——热灼营血热毒炽盛。2躁扰不安,昏谵——血热炽盛,耗血成瘀,瘀热通乱心神。3各种出血证(多部位,多窍道)——热盛迫血妄行。4斑疹密布(甚或紫黑):瘀热互结,脉络阻滞。5舌深绛——热毒炽盛。
病理:动血耗血瘀热内阻。瘀:1热聚成瘀。2离经之血必有瘀滞。3耗伤阴液成瘀。4长期寒凉药的运用,血遇寒则凝。
辨证要点:斑疹,多部位多窍道出血(动血证),舌深绛。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3d29f8ba00f4bfb8cd09e5c334e788f/28a20501213fb80e2a3c91c332d12f2eb8389484.jpg)
转归:1邪退正复。2热毒炽盛,正不胜邪,恶化死亡。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f6e4df0b71c8701d6b6b2ee177f9e6e/1de362df8db1cb133849cf07d954564e92584b49.jpg)
传变的条件:1温邪的性质。2感邪轻重。3体质类型。4治疗情况。
传变形式:
1顺传:卫气营血(病发于表的温病)。
2由里出表:病发于里{发于气分:透表而解或邪退而解或深入营分;发于营分:透出气分或深入血分。}
3不分表里渐次{越期逆传:肺卫到心包;相兼重叠:卫气同病,卫营同病,气营(血)两燔}
《温热论》:1,2,3,8,10条或1—12条。
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辛凉透解),到气才可清气(清气发),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清营法透热转气法),入血犹恐耗血动血(凉血法,活血散血淤法),直须凉血散血。
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
1.确定了证侯类型及病变性质。
2.明确病变深浅层次,认识病情传变
3.为确立正确治疗原则提供依据
掌握纲要
卫气营血辨证
掌握:辨证要点(讲义45页)
来源:叶天士《温热论》讲义257页
《温热论》第1条:(259页)(1)
《温热论》第2条:(261页)(8)
《温热论》第3条:(263页)(2)卫分辨治
《温热论》第5条:(265页)(4)营血分辨治
应用:辨病分期审证
参考文献:
张文选.温病辨病分期审证论治体系初探.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2):8
三焦辨证
辨证要点(讲义49)
温热:
辨析三焦所属脏腑
辨热与阴伤程度
湿热:
辨湿与热之孰多孰少
辨上中下之偏轻偏重
第一节 卫气营血辨证
(一)《内经》中关于营卫气血的论述。
1.营与卫——营: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行于脉内,濡养五脏六腑(内注)。卫:水谷化生的忄票悍之气,是阳气的一部分,行于脉外,布散于肌表,有温养肌肤,司汗孔开合,抵御外邪的作用(卫外)。
2.气与血——气:1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2人体脏腑组织各种不同的功能;血:与营气同居脉中,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内注)。
卫,气_行于脉外,气之表者为卫——外浅表。
营,血_行于脉内,营之深者为血——内深里。
卫分证:卫外功能障碍;气分证:脏腑气机失常。卫为气之浅层,均为功能失常。
营分证:营阴损伤;血分证:耗血动血。营为血之浅层(前身),均为实质损害。
(二)卫气营血辨证:
①卫分证:
概念: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导致卫气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一种证侯类型。
证侯分析:发热微恶风寒:邪正交争,卫阳被遏。头痛:头为诸阳之会,阳热上扰清空。无汗或少汗:汗孔开阖,功能失常。咳嗽:肺气失于宣降。口微渴:津液初伤。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表热之证。
病理:邪郁卫表,肺气失宣,正气抗邪,邪正相争。
辩证特点:发热重恶寒轻,口微渴。
转归:1从表解。2深入:顺传气分,逆传心包。
②气分证:
概念:凡温邪不在卫分,又未传入营(血)分,以邪正剧争,里热蒸迫,热炽津伤为主要病机特点的一种证候类型。
来路:1由卫分传入;2直入气分:径入阳明(暑热);湿热直趋中道;伏热内发于气分;营热转出气分(透热转气)。
证侯分析:最常见热盛阳明为例;壮热,不恶寒,反恶热;大汗;大渴,喜凉饮;尿赤,脉洪大(数有力)舌质红,苔黄。
病理:邪正剧争,里热蒸迫,热炽津伤。
辨证要点: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转归:1邪退病愈。2深陷营血分。
③营分证:
概念:温邪入营,从实质损害为主要病机变化,从营热阴伤,扰神窜络为主要特点的一种证候类型。
来路:1气分传来(包括湿热化燥);2伏热内发于营分;3表邪乘虚内陷(肺卫递传心包)。
证候分析:1身热夜甚:营热炽盛,营阴损伤。2口干,反不甚渴饮:营阴蒸腾,上潮于口。3心烦不寐,时有谵语:营热扰神(心主血属营,营气通于心)。4斑疹隐隐:热窜血络。5舌质红绛:营热蒸腾。6脉细数:热损营阴之征。
病理: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绛——确定邪入营分的依据。
转归:1转出气分(透热转气,见出入营分者)。2深陷血分。
④血分证:
概念:热邪入血分,以耗血动血瘀热内阻为主要病机变化的一种证候类型。
来路:1由营分证传来;2卫气分到血分;3血分伏热自发。
证候分析:1身热(灼热无汗,多以夜甚为主)——热灼营血热毒炽盛。2躁扰不安,昏谵——血热炽盛,耗血成瘀,瘀热通乱心神。3各种出血证(多部位,多窍道)——热盛迫血妄行。4斑疹密布(甚或紫黑):瘀热互结,脉络阻滞。5舌深绛——热毒炽盛。
病理:动血耗血瘀热内阻。瘀:1热聚成瘀。2离经之血必有瘀滞。3耗伤阴液成瘀。4长期寒凉药的运用,血遇寒则凝。
辨证要点:斑疹,多部位多窍道出血(动血证),舌深绛。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d3d29f8ba00f4bfb8cd09e5c334e788f/28a20501213fb80e2a3c91c332d12f2eb8389484.jpg)
转归:1邪退正复。2热毒炽盛,正不胜邪,恶化死亡。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f6e4df0b71c8701d6b6b2ee177f9e6e/1de362df8db1cb133849cf07d954564e92584b49.jpg)
传变的条件:1温邪的性质。2感邪轻重。3体质类型。4治疗情况。
传变形式:
1顺传:卫气营血(病发于表的温病)。
2由里出表:病发于里{发于气分:透表而解或邪退而解或深入营分;发于营分:透出气分或深入血分。}
3不分表里渐次{越期逆传:肺卫到心包;相兼重叠:卫气同病,卫营同病,气营(血)两燔}
《温热论》:1,2,3,8,10条或1—12条。
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辛凉透解),到气才可清气(清气发),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清营法透热转气法),入血犹恐耗血动血(凉血法,活血散血淤法),直须凉血散血。
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
1.确定了证侯类型及病变性质。
2.明确病变深浅层次,认识病情传变
3.为确立正确治疗原则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