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和不生,是全球社会变迁的共通现象,非台湾独有;不同的是,欧美先进国家在一九六○年代即陷入生育低潮,但经过调整再出发,近一、二十年已有显著的回升。美国生育率如今维持在二人的世代更替水平上下,欧洲平均也有一点四人。相对的,台湾在民国四十年代,一个妇女平均生产六名子女,政府必须力推「两个恰恰好」的节育政策;不过短短半个世纪,台湾却跌为世界最低,如此剧烈的变化,自不应掉以轻心。
台湾年轻人结婚生子的意愿为何如此低落?从正面因素看,年轻世代更喜欢追求自由、无拘束的生活,不愿像父母一样被婚姻及家庭束缚,这种以自我实现为宗旨的人生观,本就无可厚非。包括新生人口适度降低,有助减缓环境负担,降低生存竞争压力,也未必不是好事。即使失和夫妻不要再当吵吵闹闹的同居怨偶,每年离婚人口增加,从社会思想更趋开放的角度看,也非全然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