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后,宦官刘玉前往厦门岛,郑成功询问“迩来恢复事体如何?”刘玉回答说:“定南王孔有德征粤西,分师从衡州、宝庆、永州而进,旋为李定国所败,帝于是稍安。但孙可望与李定国二人恃功,骄悍不睦,终非国家之福。”郑成功慨叹道:“当此之际,内无贤相匡其君,而运筹帷幄乏其人;外有骄将,兵无纪律;又不积储粮饷以足兵食,谋扼险阻以图恢复;而乃恃功立党,致使英雄失望,人心瓦解,将何以望中兴哉?”
李定国是不是“骄兵致挫”,这且不分析,但郑成功一眼洞穿李定国与孙可望的分裂乃是大西军战斗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人心瓦解”的结果就是“兵无纪律”,至于“积储粮以足兵食,谋扼险阻以图恢复”这句话,其实便是郑成功的策略,就是孙子兵法所言“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郑成功这支军事力量,在南明史中诸多军事力量中独树一帜,便在于其摒弃内部的纷争,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从这一点看,有比大西军高明之处。
李定国是不是“骄兵致挫”,这且不分析,但郑成功一眼洞穿李定国与孙可望的分裂乃是大西军战斗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人心瓦解”的结果就是“兵无纪律”,至于“积储粮以足兵食,谋扼险阻以图恢复”这句话,其实便是郑成功的策略,就是孙子兵法所言“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郑成功这支军事力量,在南明史中诸多军事力量中独树一帜,便在于其摒弃内部的纷争,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从这一点看,有比大西军高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