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贤能政治,中国自古以来的民主;民本主义,中国何以为中国的根本
中国五千年以来的政治史从外部讲是文明和野蛮的斗争史,从内部讲民本和专制的斗争史。“民本”一词最早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原句是:“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夏康之弟劝诫夏康而作的诗歌。意思是民众是国家的根本,作为统治者要敬民、重民、爱民,认识到民众的力量。自我约束,修善德行。慎重处理民事、国事。春秋时期,民指“士、农、工、商”,以后,民泛指与君主、官吏相对的王化之民。儒家的民,既是具体的也是抽象,具体的可以为一民而失天下,抽象的是从古到今的民都在范围之内,是全民。到战国时期,民本主义由孟子发展到了高峰,《孟子》七章无他,惟“民本主义”而已。
中国五千年以来的政治史从外部讲是文明和野蛮的斗争史,从内部讲民本和专制的斗争史。“民本”一词最早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原句是:“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夏康之弟劝诫夏康而作的诗歌。意思是民众是国家的根本,作为统治者要敬民、重民、爱民,认识到民众的力量。自我约束,修善德行。慎重处理民事、国事。春秋时期,民指“士、农、工、商”,以后,民泛指与君主、官吏相对的王化之民。儒家的民,既是具体的也是抽象,具体的可以为一民而失天下,抽象的是从古到今的民都在范围之内,是全民。到战国时期,民本主义由孟子发展到了高峰,《孟子》七章无他,惟“民本主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