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止一世吧 关注:107贴子:4,052

【科普】历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偶写小说用的( ̄ε ̄*) 你们随便看看。。




1楼2015-02-12 20:19回复
    子时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


    2楼2015-02-12 20:21
    回复
      科普一下古代女子的发型吧,不分朝代,
      下面就来讲第一种——双挂式:
      双挂式之梳编法,是将发顶平分两大股,梳结成对称的髻或环,相对垂挂于两侧。
      这种发式多用于宫廷侍女、丫环侍婢或未成年之少女。
      据记载从秦开始,延续及近代,其中最典型的是双丫髻及双挂髻,
      这种发式在存世的古画中特别多见。
      敦煌千佛洞供养人之侍女与阎立本〈列帝图〉之宫侍,皆类似这种发式。
      主要以下几种:
      丱(guàn)发
      双平鬟
      双丫髻
      垂挂髻
      十字髻


      4楼2015-02-12 20:24
      回复
        丱发


        5楼2015-02-12 20:25
        回复
          双平髻,属于双挂式之梳编法,其梳编法是将发平分于两侧。再束结成环,使其对称而自平垂。挂于两侧。
          这种发式在仕女图中颇为多见,多用于未婚少女或儿童。


          6楼2015-02-12 20:26
          回复
            双丫髻,双挂式中最常见之发式。前额外负担多饰有垂发,俗称刘海,一般多用于侍婢丫环。


            7楼2015-02-12 20:26
            收起回复
              垂挂髻


              8楼2015-02-12 20:26
              回复
                第二种是——反绾式:
                反绾式的梳编法是将发拢住,往后拢结于顶,再反绾成各种形式,
                如绾成双刀,称“翻刀髻”。绾成惊鸟欲飞,称“惊鹄髻”。
                绾成元宝,称“元宝髻”。反绾成高墙,称“高髻”。
                多流行于盛唐,为后妃贵妇之盛装,如〈韩熙载夜宴图〉中之一梳反绾式。
                元宝髻
                双刀髻
                惊鹄髻
                朝天髻


                9楼2015-02-12 20:27
                回复




                  10楼2015-02-12 20:27
                  回复
                    第三讲——拧旋式:
                    拧旋式梳编法,是将发分几股,似拧麻花地把发蟠曲扭转,盘结于头顶或两侧。
                    这种发式灵活旋动,很助美姿。
                    如《八十七神仙图卷》之仙女,唐周肪的纨扇仕女图亦属于这类发型。
                    拧旋式变化一般有侧拧、交拧、叠拧等几种形式。
                    随云髻
                    凌虚髻
                    灵蛇髻
                    回心髻
                    朝云近香髻


                    11楼2015-02-12 20:28
                    回复






                      12楼2015-02-12 20:28
                      回复
                        第四讲——结椎式
                        结椎式的梳编法是发拢结在头顶、头前、头后或两侧,然后用丝绳束缚,盘卷成一椎、二椎或三椎,用簪贯住,耸竖于头上。
                        据《事物原始》记载:“孙寿为堕马髻,赵合德入宫卷发,号新兴髻,孟光为椎髻。”
                        结椎式蕴藉持重,温文尔雅。从商周一直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皆有延用。
                        高椎髻
                        抛家髻
                        倭堕髻
                        坠马髻
                        倾髻
                        牡丹头


                        13楼2015-02-12 20:28
                        回复




                          14楼2015-02-12 20:28
                          回复



                            15楼2015-02-12 20:29
                            回复
                              第五讲——盘叠式:
                              盘叠式梳编法是将发分股系结拢起,再盘叠在头顶或两侧,称为“螺髻”。
                              在《凝宫词》里有“螺髻凝香晓黛浓”之句,
                              这种发式在唐代兴起流行,从存世的唐代绘画、墓壁画中皆可见到。
                              永泰公主及墓壁画及八十七神仙图卷中之仙女,皆类似这种发式。
                              这种发型秀丽而富有装饰性,为后妃公主、贵妇所好,其变化形式甚多。
                              单螺
                              双螺
                              百合髻
                              盘恒髻


                              16楼2015-02-12 20: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