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过去开手动挡的车习惯了,我发现许多开自动挡车的司机在开车的时候仍然保留着手扶挡把的“优良传统”,开始我还纳闷,开自动挡的车,右手与挡把还有什么关系呢?后来才发现,原来他们开自动挡的车也保留了开手动挡车的习惯——摘空挡。也许厂家在自动挡车不可空挡滑行这方面的宣传比较到位,开自动挡车空挡滑行的司机还不多见,但是在等红灯的时候,很多司机都会很自然的将挡位推至N挡甚至P挡。有时候我们在路上行车,当信号灯转换成绿灯时,经常会看见前面的自动挡车倒车灯亮一下,这就说明前车的司机等待的时候推P挡了。我问过一些这样开车的司机,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的回答基本上都是:这样对机器好啊,否则一直踩着刹车,总感觉车子在震动,一副老想向前走的架势,这肯定会增加磨损啊。
其实他们不知道,情况正好相反,在等红灯这种短暂又频繁的停车工况,踩着刹车才是最合理的驾驶方式。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简单说说自动变速箱的工作原理。自动变速箱是没有离合器的,它的动力传输通过液力变矩器来传递和缓冲。液力变矩器是通过液压室和涡轮传递动力的,发动机飞轮传出的动力与其中一个涡轮连接,行星齿轮组(自动变速箱实现换挡变速的机构)与另一个涡轮连接,两个涡轮浸泡在液压油里。发动机带动其中一个涡轮旋转的时候,动力会通过液压油传递给另外一个涡轮,从而传递给行星齿轮组,最终传递给车轮。当我们开自动挡车在等红灯挂D挡的时候,怠速运转的发动机会带动与飞轮相连的那个涡轮低速运转,而此时与行星齿轮组相连的那个飞轮,由于车轮被刹车固定,无法转动。两个涡轮之间就会产生一定的力,表现出来就是前面说到的,司机感觉车有向前走的趋势。这个力最终会体现为热能散发出来,这种工况产生的热量,在设计自动变速箱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的,因此不会对变速箱产生任何损害。而这种力都是体现在充满液压油的液力变矩器里,磨损也基本上可以忽略。也许有人会提出来,那动力白白的变成热量散发,不是浪费吗?这种工况增加的油耗,与发动机怠速运转所消耗的油耗相比,是微乎其微的,也就是说,这种操作基本上不增加油耗。此时即使摘了空挡,发动机仍然在怠速运转,仍然会消耗燃油,不摘空挡仅仅相当于在怠速运转的发动机上增加了很小的一个阻力而已。而我们再看看摘空挡吧,行星齿轮组在空挡和D挡时候的排列是不一样的,在变速箱从空挡变到D挡的时候,行星齿轮组都要重新排列一次,也就是说,要增加一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