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介吧 关注:516贴子:1,038
  • 0回复贴,共1

悄悄地,春天的脚步近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5年2月4日上午11点58分,迎来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中华民族一个重大节日,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古时候,立春之日举行迎春,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全民的迎春活动。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大自然在这天打一个哈欠,伸一个懒腰,仿佛即将从休眠的冬天苏醒过来。立春过后,白昼渐长,太阳变暖。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立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一个如此重要的节日,“立春”当然少不了很多好玩的习俗。除迎春外,数“咬春”和“打春牛”流传最广。
在立春这一天,民间有吃萝卜、姜、葱、面饼的习惯,俗称“咬春”。另一个更为大家熟悉的名字就是咬春饼,把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做成饼食用,既可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一举两得。
“打春牛”是跟古代农业为主的社会密不可分的。人们在这一天,用桑木为骨架做成春牛,然后由当地官员执鞭策打,以表示春耕的开始。在鞭打同时,还会喊一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祝福的话语。流传至今的一首诗,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的情形,“年年春打六九头,烟花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由于立春这天寄托着人们的希望,在民间有一些特殊的禁忌,比如:在立春的时辰不可以躺着,因为这天是阳气开始起步、起升的时刻,应该站立或者坐着迎接美好的时刻。这一天不要有口舌之争,应该和和气气,欢度节日。立春之日不看病,如果看病就意味着一年都没有好运气。立春之日不理发、不搬迁。


1楼2015-02-14 19:2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