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紫巍的学习笔记吧 关注:1贴子:60
  • 3回复贴,共1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2-15 21:10回复
    一个楼主推荐的书 过几天去买大家也许注意到我并没有讲如何总结规律的事。
    方法我之前说了,要看书,按照时间的顺序看一遍,并且想想它们发生的原因。其实历史是可以推出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像孟德斯鸠卢梭洛克那样的智者从从前的社会形态可以推测到人类后来的社会形态。我们不需要推测以后,但是在学习从前的时候,这些规律是可以帮助大家理解历史的。
    在这里,我要推荐大家一些书。高一高二的同学还有空闲时间抓紧看一看是很有帮助的。
    1.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著
    钱穆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大师级的历史学家, 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史所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政府措施,它只有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但是几乎可以当做工具书来使用,对很多教材上解释的不够充分的地方也有更详细的说明。而且由于是古代史,和课本几乎没有冲突的地方,看了它不但有助于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你若看通了这本书,中国古代史的任督二脉基本就通了。
    2.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这本书是我强烈推荐了一本书。它的好处就在于,作者不但将了历史本身,还讲了历史的成因。这本书的思路基本上就是理解历史所需要的全部思路。看了它,不论是近现代史还是古代史,不论是世界史还是中国史,所有问题的思考方法你都能在里面找到答案。
    3.中国人史纲 柏杨著
    这本书是一部很妙趣横生的书。柏杨先生以一种嬉笑怒骂的姿态把整个中国古代史叙述了一遍。重点是他所描述的历史成因以及过程都非常详细,还带有自己的观点,可以说,看了这套书中国古代史那本必修书,就是小CASE了。里面的知识玩一样就可以拿下。
    4.欧洲史 加亚尔和德尚合著
    这本书非常系统地论述了欧洲文明的一个发展,尤其近代史部分非常清晰,深入浅出。看了这本书之后,历史课本里世界近现代史的部分你不用背就知道个差不多。而且通过看书得来的知识的好处是,很不容易忘记。看一遍课外书之后再到历史书上找与之相对应的地方,基本上就不会出现忘记的问题。
    看完了以上四部书,你会发现一件好事,就是我们高中历史书里的知识,全部都是常识。
    楼主之所以不怎么学历史成绩也很好,其实不是不学,恰恰是我学的比历史书上的东西都多得多。尤其是我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诗词歌赋经史子集还有外国小说都很喜欢,历史书上的那点东西对于我来说真的就是九牛一毛的小事情。所以在大家都背我心中的常识的时候,我开始总结答题的办法。而且由于我是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直观感受要比老师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2-15 21:10
    回复
      以上就是第一条技巧。这一条技巧是我觉得选择题技巧中最为重要的一条,也是同学们掌握了教材之后,从70分迈向90分的必经之路。
      而这一条技巧能够做到的程度其实和你语文能力有很大关系。审题就和语文的阅读能力差不多。从这个角度来说,语文学得好的同学,真的很占优势。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第二条,发展是主旋律。
      这一条也非常容易理解。历史题目中,除了细节题,就是这种题。那么就用到之前我给大家的列式:
      制度>经济发展=民族融合>生产力>思想文艺
      这个列式之前说过了,意味着现阶段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程度的排序。选择题的选项,很大一部分集中在这些要素身上。
      这里给大家推荐的方法二,其实就是按照这个顺序给大家一个在无从选择的时候一个选择。
      也就是说,当你看见这道题,你觉得选项都对,选项里的答案题干也都有说,你实在不知道选哪个了,那么就按照上面的顺序,选择最靠前的一个选项。有制度选制度,没有制度选经济以此类推。
      这里要说明下,民族融合就相当于近代历史的国际关系。
      并且我要强调的是,这个办法要在用完技巧一之后再用。也就是说,其实你可以把这些技巧一起用在一道题身上。首先通过材料排除一些选项,然后在剩下的选项中选择最贴近历史发展主旋律的答案。
      可以这么说,这个技巧如果运用得当,历史选择题错误率将会降到10%以下。
      我亲身做过实验,当年我教过家教的高三考生,在一个月内学会这个方法之后,历史选择题就很少出错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2-15 21:14
      回复
        说大题。因为学生和学生基础不一样,所以我给大家答大题的建议也不一样。
        大题要是想拿高分,就必须按我之前说的把时间线穿起来,搞清楚成因结果,抓住规律。等到关于技巧的部分都说完了,我会酌情给大家穿一些线。
        历史的论述大题其实是最容易得分但是不容易得高分的。并且大题考察的多半是对一个历史时期整体状况的掌握,综合分析能力,所以和背书背得好不好关系不大,但是脑子里必须有一个大概。大概的意思就是给你一个时间段一个国家,你能在脑袋里迅速地回忆起关于这个时间段这个国家的一切。有点像穿越小说的节奏。但是就是这样,这一点你做到了,大题的第一关你就通了。
        大题的第二关在于对材料的审阅。
        和选择题不同的是,大题的材料通常比较长,而且分别截取自不同的地方,有的甚至直击不同的历史要素,还会出现文言文或者外国史诗之类的东西。这个时候就不仅仅考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了,这个层面更多的在于你的语文功底和逻辑能力。
        1.对于材料意思的理解。
        这个毋庸置疑是语文实力的体现。语文是历史的祖爷爷这话一点不错。
        要理解的主要是以下几点。
        A材料里说了些什么。是哪个时间段哪个国家的事情。
        B材料是什么态度。褒义还是贬义,赞扬还是批评,推崇还是抵制,中立还是主观
        C材料是什么性质。是详细的描述还是具体的概括,是社科学家的评论还是文人墨客的杂说,还是社会科学理论的阐述。
        这些都要在答题之前搞清楚。搞清楚这些才能搞明白你答题时的方向。实际上,不光是历史题需要如此分析,政治的大题差不多也要如此分析,只是因为政治的东西实在非常好总结,所以一般情况下拿分数要容易得多。
        理解不好材料是很头痛的一件事,你理解不好你就不知道人家出题人的意图,后面的分析也肯定是歪的。
        比如人家说社会制度,你答施政纲领,看起来很相似,可是风马牛不相及。
        又或者人家材料明明是积极的评价,但是你把历史书里所有的东西全部照搬过来,是你说的都对,可是没达到点上,白白写了那么多字还得不了几分。
        再或者就是人家材料里就说了一个小事情,你却把这段时间的差不多所有史实都拿出来写上,和上面一样,写了很多,白写。
        如果你运气好,批卷子的老师愿意在你的答案里挑一挑有没有他想要的答案,运气不好,看你答的多半是鬼扯,干脆给你个低分。尤其有些同学字写得不是很好看,印象分就差了,遇到这种情况更是会被判丢很多分数。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2-15 21: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