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问吧 关注:8贴子:73
  • 5回复贴,共1

梁书十大武学宗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武学宗师不仅仅是武林高手,除了自身有高超的武功外,还要有门人弟子传承他的武学将之发扬光大。梁书之间联系密切,构造了一个完整庞大的武侠世界,武学的传承关系也特别明显。这里按照武学贡献、武林地位、知名度、代表性等因素选出其中十位。


1楼2015-02-16 23:29回复
    七、独臂神尼
      三和逸士是梁书创作的传奇人物,独臂神尼则是把传奇人物引入小说中。长平公主的身世经历都很独特而令人同情,历来是野史、文学作品的宠儿。梁书中对她的过往和心理没怎么涉及,从亡国公主到武林奇人,中间付出了多少艰辛,需要怎样的刚毅读者只能自己想象了。她在武学上的天分很高,尤其是剑术,玄女剑法出神入化,能和易兰珠的天山剑法不相上下。她的弟子也是人才济济,江南八侠个个了得,吕四娘更是青出于蓝,成为一代武林领袖。氓山派声名显赫,一时之间能和天山派并驾齐驱,独臂神尼一代宗师的地位毋庸置疑。吕四娘武功业绩更胜一筹,但开宗立派的毕竟是独臂神尼,而且她的弟子也胜过吕四娘的弟子,因此还是选择独臂神尼作代表了。


    5楼2015-02-16 23:30
    回复
      五、虬髯客
        金世遗师徒父子是梁书武林新贵,虬髯客一门则是梁书武林活化石。由唐代到清代,扶桑派千年之中常盛不败,武林中只有少林派能与之相比。虬髯客当年审时度势,飘然远走海外,开创出一片天地。他这一脉就如同中原武林大树上分出的一枝,长成了另一棵大树,与中原武林虽有枝叶纠缠,根却是分开的了。扶桑派的高手们,到中原做客的可以所向无敌,想回到中原立足的却是命运多蹇。但见他们登场之初,意气风发,满怀雄心壮志,武功也是出类拔萃,惊艳一时。可是最终他们都会成为主角的铺路石,勉强站住脚跟的人,也不过沦为武林的配角。虬髯客如此高绝的武功,如此出色的传人,如此源远流长的门派,在梁书里只作了访客、反派、配角真是令人无限惋惜。


      7楼2015-02-16 23:31
      回复
        三、霍天都
          梁书第一门派天山派的祖师。霍天都在梁书里,甚至武侠世界里都算是个很特别的角色,他不是侠客,不是魔头,不是武者,而是一位武学研究者。他如同那些皓首穷经,闭门钻研的读书人一样,区别只在他们研究的是经书古籍,他研究的是剑法。他有很好的武学天赋,而且不同于张丹枫,霍天都非常专注,一生只为这个目标,心无旁鹜。与其说他为了练剑术而放弃了其他一切,不如说他原本就对那些没多大兴趣,钻研剑术就是他最大的快乐。一个人能一直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是很幸福的,而他恰好又在这方面极具天赋,最终能够大功告成,霍天都实在是个幸运的人。不过正如凌云凤问的练剑究竟为什么?可以不为行侠仗义,但总是要用于实战的。用现在的竞技体育做个比喻,霍天都是属于学院派的,或者说是训练型的选手而非比赛型选手,他在《联剑》里的实战表现很难让人信服。好在他的传人们继承了他的武学却没有继承他的学究气,他们通过一场场实战最终奠定了天山派天下第一的地位。
          凌云凤的反天山一脉源自天山,后世影响也不如天山派大,所以不单独列出了。


        9楼2015-02-16 23:31
        回复
          二、乔北溟
            霍天都追求的是武学,乔北溟追求的则是武道。比起张丹枫、金世遗的少年得志,乔北溟要算大器晚成了,直到老年才将修罗阴煞功练至第七层,还受困于走火入魔。他没有主角们特有的幸运,却能在逆境中创造奇迹。没有贵人帮忙化解走火入魔就在对战中巧用敌人的力量,没有秘笈没有名师传授心法就靠对谈去摸索,还能别出心裁的以毒攻毒冲破难关,乔北溟在武学上不被思维定式限制,善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而比这些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百折不挠的精神,败给张丹枫后远走海外也没有放弃,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困居孤岛的乔北溟终于开创出了武学的新境界——正邪合一。比起金世遗的改良,乔北溟的创造显然意义更重大。而天山剑法虽然厉害,也还是招数的集成,而且有若干种剑法不在其下,在武学史上的意义似不如乔北溟的绝学。上天没有成全乔北溟与张丹枫再决高下的愿望——若是他能重归中土,再战领悟出无名剑法的张丹枫,该是何等的盛事?但是也没让他的绝学失传,数百年后厉胜男、金世遗继承了他的衣钵,把他的绝学发扬光大。无论是武学上的创新贡献,自身的威名气度还是传人的影响力,乔北溟都算是梁书中的翘楚。


          10楼2015-02-16 23:32
          回复
            一、彭莹玉
              一张详图,关系天下兴亡,一本《玄功要诀》,揭示武学真谛。张丹枫凭借这两件东西,谈笑指点山河,修习任何武功事半功倍。绘出这张地图、写出这篇要诀的却是彭莹玉彭和尚。让惊才绝艳的张丹枫叹道:“看了此书,方知自己浅陋。与这位武学大师相比,我不过是萤火之光。”的绝代高人。《玄功要诀》不但让张丹枫得益非浅,其他人如乌蒙夫凌云凤只是借阅一下,即能化解遇到的武学难题,可算是梁书里第一武学奇书。而写出此书的彭和尚,不是霍天都那样专注的学者,也不是乔北溟那样纯粹的武者。他心怀天下,四处奔波,似乎是被外物所扰,不能专心于武学的。但他却取得了这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乔北溟是开创武学新境界,彭和尚则是揭示了武学的根本,弄清楚了这个根本,就能一理通百理融,无论内功还是招式,修习各项武功无往而不利。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达到至高境界,不必拘泥于武学本身。教导出两个天子,自己却无心权力的彭和尚心胸气度和智慧才识都令人神往。这样的人物只能存在于传说中、回忆里,神龙见首不见尾,梁书第一武学宗师当属彭莹玉。


            11楼2015-02-16 23: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