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牧首吧 关注:50贴子:4,214

【正式贴】拜占庭帝国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仍然国旗镇楼


IP属地:福建1楼2015-02-18 09:41回复
    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或东罗马帝国(Eastern Roman Empire)是经古罗马帝国于公元395年分裂后所形成的东西两个罗马中的东罗马帝国,这个建都于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的东罗马便是这里所说的拜占庭帝国。在希拉克略改革之后,拜占庭的文化和语言大多数是希腊的的。军事上与古罗马大相径庭,在罗马分裂为东西罗马之后,西罗马继承了古罗马的步兵方阵的战斗方式,而东罗马则开始尝试着以重骑兵代替步兵作为战斗主力。从17世纪开始,西方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古代的罗马帝国与中世纪的罗马帝国引入了拜占庭帝国这个称法。这个称呼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


    IP属地:福建3楼2015-02-18 09:49
    回复
      2025-05-20 21:26:04
      广告
      拜占庭帝国的正式名称是Ρωμανία(Rōmanía,“罗马”),或者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Basileía Rōmaíōn,“罗马帝国”)。这是拉丁语Imperium Romanorum(罗马帝国)的希腊语翻译,也是拜占庭帝国的自称。为了与同样自称为罗马帝国的神圣罗马帝国区分开,因此在1453年帝国灭亡前,西欧人将其称为“东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 Orientale)。


      IP属地:福建4楼2015-02-18 09:50
      回复
        一直到17世纪,“东罗马帝国”都是西方历史学家对这个帝国的正式称呼。1557年,德意志历史学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Hieronymus Wolf)在其整理编纂的《历代拜占庭历史学家手稿》(Corpus Historiae Byzantinae)中,为了区分罗马时代以前的古典希腊文献与中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希腊文献,引入了“拜占庭帝国”(Imperium Byzantinum)这个叫法。这个称呼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17世纪之后,经过孟德斯鸠等人的使用,这个称呼逐渐被西欧历史学家广泛应用,来区分(实际上相当不同的)古代罗马帝国东半部与中世纪的、希腊化的东罗马帝国。


        IP属地:福建6楼2015-02-18 09:52
        回复
          来谈一谈中国文献中的记载


          IP属地:福建7楼2015-02-18 09:53
          回复
            拜占庭之名源于一座靠海的古希腊移民城市,公元 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此建城,作为罗马帝国的陪都,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位于连接黑海到爱琴海之间的战略水道博斯普鲁斯海峡,扼制海陆商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公元395年庞大的罗马帝国饱受各路蛮族侵扰,为便于管辖而将帝国一分为二,东部帝国即以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为首府,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经历了包括匈奴和诸多日耳曼部落的反复侵袭之后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拜占庭遂成为唯一的罗马人帝国——实际上他们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


            IP属地:福建10楼2015-02-18 10:28
            回复
              3世纪后期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引入了四头制的制度来更有效地管理庞大的罗马帝国。他将整个帝国分为两部分,在意大利和希腊各设立一个皇帝(称奥古斯都),辅佐他们的各设一个副皇帝(称凯撒)。这个分裂一直维持到4世纪。


              IP属地:福建11楼2015-02-18 10:29
              回复
                君士坦丁大帝于324年重新将自己立为整个帝国的唯一皇帝。君士坦丁决定建立一个新的首都,他选择了拜占庭(今伊斯坦布尔)。330年这个首都建成了,君士坦丁称之为新罗马(Nova Roma)。但一般人称之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为君士坦丁之城)。这个新的首都成为他的管理机构的中心。君士坦丁也是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虽然在君士坦丁的统治时期这个帝国还不是拜占庭帝国,但基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一个特性,是它与相信多神教的罗马帝国的分界线。另一个分界线是378年的哈德良堡战役(又译阿德里安堡战役)。这场败仗,以及皇帝瓦伦斯之死可以被看成是古代帝国和中世纪帝国分家的时间。瓦伦斯的继承人狄奥多西乌斯一世将整个帝国再次分开。395年他将这两部分分别交给他的两个儿子阿尔卡狄乌斯和霍诺里乌斯。阿尔卡狄乌斯成为东部的统治者,霍诺里乌斯成为西部的统治者,他的首都是米兰。从这个时候开始东部的这个帝国一般被称为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


                IP属地:福建12楼2015-02-18 10:31
                回复
                  2025-05-20 21:20:04
                  广告
                  东罗马帝国的主宰文化是希腊文化。希腊语不但是日常用语,而且是教会、文学和商业的共同语言。对于当时的罗马人来说,今天对“西部的拉丁帝国”和“东部的希腊帝国”的区分,以及今天所强调的东部的帝国并不是“真正”的罗马帝国,并不重要。罗马帝国是一个多语言的帝国,东罗马并不例外。在这个国家里有希腊人、弗拉赫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埃及人、黎凡特人、依利里亚人和斯拉夫人,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希腊文化从帝国的都市如君士坦丁堡、安条克、以弗所、塞萨洛尼基和亚历山大传向全国。虽然当时还不很明显,但东罗马帝国在其学者如约翰·桂索斯通的影响下发展了他们自己风格的基督教。东罗马帝国基本上避免了西罗马帝国3世纪和4世纪所遭遇的困难。这里有许多原因。首先这里的城市文化已经相当成熟了,其次民族大迁徙时的入侵主要吸引是罗马的财富。5世纪中西罗马帝国多次被征服,东罗马帝国顶多交纳贡献就可以免除遭难了。狄奥多西斯二世加强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使得这座城市成为被“野蛮人”攻不破的城市。476年当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东罗马帝国的利奥一世与哥特人谈判,他结束了哥特人对东部帝国的威胁,但他也不再打算重新征服西罗马帝国疆土了


                  IP属地:福建13楼2015-02-18 10:32
                  回复
                    拜占庭帝国虽然失去了许多土地,但这也给它带来了一些好处——它不再那么混杂了。赫拉克留将全国希腊化了,希腊语被定为官方语言。他不用古罗马的皇帝头衔Augustus,而使用Basileus(国王)。在宗教上拜占庭帝国与西欧的区别已经不可忽视了。不过拜占庭帝国国内也有不小的区别,在其南方的省份里一般更多地使用基督教的一个分支——科普特教,而不是东正教。这些省份失落后,在剩余的省份中东正教更加强大了。赫拉克留将全国分为几个军区来对付外来的侵扰。除首都外其他地方的城市化不断缩小,君士坦丁堡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阿拉伯人试图占领君士坦丁堡的计划失败了。拜占庭当时的海军势力非常强大,而且他们拥有一种神秘的火器:希腊火。阿拉伯人初始的进攻被击退后,东帝国开始得到恢复。8世纪最大的问题是对圣像破坏运动的争论。利奥三世下令禁止圣像,这个命令受到很大的反对,整个国家到处都发生暴乱。在艾琳女皇的领导下在787年的第三次尼西亚公会议上决定圣像可以被尊养但不可以被崇拜。艾琳还有与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结婚来实现统一东西帝国的计划,但这些计划未能成功。9世纪初圣像破坏运动重现,843年再次被制止。这些争论使得当时与其已经开始离心离德的天主教和神圣罗马帝国未能重新统一起来。伊苏里亚王朝在8世纪末灭亡


                    IP属地:福建15楼2015-02-18 10:38
                    回复
                      马其顿王朝 的开国皇帝巴西尔一世堪称第二个查士丁尼,在他和其他马其顿王朝皇帝的统治下,拜占庭帝国在9、10和11世纪初达到了它的顶峰。在这段被称为“黄金时期”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抵抗了罗马教廷撤销佛迪奥斯为教主的要求,获得亚得里亚海的制海权,占领了意大利的一部分和保加利亚的大部分。1014年巴西尔二世(保加利亚屠夫)打败了保加利亚人,并于1018年彻底灭亡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同时拜占庭帝国还获得了一个新的同盟者(有时也是敌人):以基辅为首都建立王国的罗斯人接受了东正教信仰,并为拜占庭提供了一支重要的雇佣军


                      IP属地:福建16楼2015-02-18 10:41
                      回复
                        先发到这


                        IP属地:福建17楼2015-02-18 10:42
                        回复
                          但如其前身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很快又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当时许多占有土地的贵族打乱了军区的制度。假如拜占庭帝国只需要对付它的旧敌神圣罗马帝国和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的话它可能还可以支持下去,但新的敌人根本不怕它的名誉:诺曼人征服了意大利,而突厥人进入了小亚细亚。突厥当时最大的敌人是埃及,而小亚细亚则是拜占庭帝国士兵的主要来源地。1071年在曼齐刻尔特会战中,皇帝罗曼努斯四世被塞尔柱突厥苏丹阿尔普.阿尔斯兰击败,拜占庭帝国失去了亚美尼亚及安纳托利亚的部分地区,并在接下来的20年中,逐渐失去了整个小亚细亚半岛。1054年,东正教与天主教彻底决裂。


                          IP属地:福建18楼2015-02-18 21:56
                          回复
                            事情起因于教皇利奥九世执意任命一名西西里出生的主教执掌东方教会。此举招致整个东部教会不满。普世牧首米哈伊尔·塞鲁拉利乌斯大怒,下令关闭国内所有西方教堂,驱逐其神职人员。教皇此时又派遣红衣主教亨伯特作为特使与东部教会进行会晤,然而此次谈判最终宣告破裂,亨伯特于1054年7月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下达了由教皇签署的开除教籍令。不久,普世牧首召集宗教会议,宣布开除罗马代表们的教籍。至此,长期对立的东西方教会彻底分裂,再未弥合,对此后的历史造成了深远影响。


                            IP属地:福建19楼2015-02-18 21:57
                            回复
                              2025-05-20 21:14:04
                              广告
                              拜占庭帝国的最后几个世纪以篡权者阿莱克修斯一世开始,他引入西欧封建分封的制度,重新建立起一支军队,对突厥进行了有力的抵抗,并收复了一些东部领土。他向西方求救抵抗突厥,这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起源。十字军收复了尼西亚,但很快救兵成了仇兵。虽然阿莱克修斯的孙子曼纽尔一世是十字军的朋友,但双方都不能忘记他们互相革除了对方的教籍,拜占庭对源源不断经过其领土的罗马天主教十字军的意图很持怀疑。11世纪和12世纪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人和来自西西里岛和意大利的诺曼人不断攻击帝国,并对帝国的省份进行掠夺。亚历克修斯给予贸易专权的意大利城市国家尤其成为反西情绪的对象。他们成为“法兰克人”和“拉丁人”的代表。尤其威尼斯人特别受反感,尽管威尼斯的船只是帝国舰队的骨干。与此同时,突厥依然是一个威胁,1176年他们击败了曼纽尔


                              IP属地:福建20楼2015-02-18 21: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