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人类研究学家的提示,大脑的开发程度远远低于众天才们的预期。经过适当的培养,特定的修习,以及各种紧急情况的压迫,在极少数的理想环境里人的潜力将符合指数型增长曲线,经过K/2的过渡期后,最后停在一个相当高的“K值”。如果生物学家没有因K/2和K值之类的字眼拍案而起,那么我也将对此结果嗤之以鼻,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无疑就是种间斗争的结果。倘使牛顿路过三一学院的脚步匆忙了一点,以及更长一点地被流放乡下,在完成了对二项式定理的研究之后,继续钻研更完善的流数理论,那么唯美的万有引力将在另一个时代,被另一些雄心壮志的少年发现,其起因全来自于不断滑落的名次。
如果连梦境也被弗洛伊德完美地解析,那么幻想和现实的边界变得模糊,为避免落入名为limbo的第四层梦境,就必须使自己清醒起来,尽管眼前依旧是自己年龄两倍的某科目分数。如果化学家的研究结果当真没有一点错误,那么我和元素师学徒的唯一差别就是,他们至少是有成果的。此外,依旧不愿意从梦中醒来的人,想必一定非常苦恼吧。也许被某位参与新文化运动的文豪说中,倘若梦醒之后无路可走,那么把他唤醒是残忍的。
按照某种很强的宿命论,成败生死都是注定了的,并且可以理直气壮地引入因果律,因为出生,所以死亡。甚至可以倒着说一遍,因为死亡,所以出生。这种很强的充要条件里似乎蕴藏着某种人择原理。但是不努力坐享其成等待必然会到的成功或者失败,不是宿命论者的主张,因为努力也是命运的一部分,努力的过程本身,也是被注定了的。但是我对此一概不知,到底有没有被注定呢?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再回到过去,试着在过去做出不同的选择看看同样的结果会不会再发生呢?于是,经过种种推敲和分析,按照严密的博弈论理论的指引,努力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异想天开的科幻故事有一天被有悖常理的物理理论所阐释,那么最好Jhon Titor也没有说谎,最好在银河系就发现了虫洞,最好相对论理论一直在爱因斯坦的定义下严格地运转,那么足以有依据梦想有这样的一天的到来,可以回到过去去改变什么,可以见到什么人。
雨滴落入泥土的那一天,从二楼可以看到柳枝上发出的新芽。我看到风从高空抚云而过的时候,绿茵丛里的雨滴晶莹,仿佛露珠。雨后的清新,那是天空的气味,爱上雨的那一天,听说,雨滴带来天空的味道。
如果气象学不再出错,雨天的到来是否按照某种傅里叶展开呈现周期性的递变?于是我一定会认真学习各种理论,或许也会重新修习数学,假定雨点从某一高度开始速度与时间呈某一函数关系,那么经过怎么样的数学分析才能改变生命推进的步伐,去和命运谈论自己期盼新雨一样的期盼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