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组·[闽北]]
蛋菇
有着特殊外形的食物。看起来像是有上下两朵菌盖的胖乎乎的小蘑菇,而中间的菌柄几乎看不见。
我第一眼看到它时简直猜不透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像蘑菇却没有蘑菇带着永远洗不掉的污垢般的表层和其的一盖一柄的标准配置,但除蘑菇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能生出如此尊容的生物了。看质地像蛋又不敢确定,因为蛋是难以塑性的,更别说这么神奇的形状。后来得知这是手工制作出来的蛋制品,我也着实有些惊讶。
事实上它的制作过程并不算难,只是有些麻烦。它的制作过程有些像香肠,先将猪小肠洗净,去掉内外粘膜与油脂。一头扎紧并挤去空气,灌进用味精等调料调好并搅匀的蛋液,放入凉水锅加小火慢慢煮熟,捞出凉冷后用刀切2段,中间割一刀。将蛋肠段放进温水锅,用中火烧煮。在高温下肠衣会紧缩,将蛋肠勒紧形成菌柄一般的细柱。但蛋不会随着肠衣紧缩,多余的部分会伸出肠衣,形成上下两个“菌盖”。
看上去似乎很有技术含量,不过其实手艺是否足够不会绝对地决定它的味道,但确实却极大地影响它的形状。缺少经验的人会把它弄得破碎开来,白花花的一片很容易就看出来是水蛋一类的食物。但如果技术足够,就可以把它做成完整的菇状,并隐藏起“菌柄”让人看不到肠衣,做出“谜一般的食物”效果。
蛋菇的质感也确实和水蛋差不多,极其嫩滑,吹弹可破。蛋菇个头很小,一口就可以吃掉。刚咬下去时没什么阻力,但很快就会咬到中间的肠衣,非常的有嚼劲,因此也比水蛋多了几分趣味。
所谓美食色、香、味,蛋菇有着可口的味道,也有着柔和讨喜的淡黄色,但如果要求没有经过汤汁的蛋类有什么香味,也实在是难为它。因此蛋菇很少单独吃,普遍是用来下汤。蛋菇特殊的构造与质地使它能够非常轻易地汲取汤汁的味道,像是一个素颜的姑娘,任人打扮。蛋菇可甜可咸,全靠汤赋予它真正的灵魂。
不过下汤什么的其实也是它的限制。蛋菇有着太过柔嫩的质地,下汤时稍有不慎都可能会破坏它的形状,更别说炒啊炸啊什么的。不过据说有艺高人胆大的师傅能做出辣椒炒蛋菇,想想确实有趣,柔和的蛋菇和辣椒糅合在一起究竟是什么风味,真希望有幸能尝试一下。
可惜的是因为做法麻烦且保质期短,不能大量囤积,所以近年来似乎很少能吃到了。不过有着独特风味的蛋菇在招待外地人方面还是极其有存在感,因此也一直漂荡在饮食潮流中。
——————————————————————————————————
闽北一带的食物,各个地区间蛋菇外形还是有所差异。这里写的是三明的蛋菇。
去百度搜了一圈并没有发现做得够漂亮的三明蛋菇所以不放图了`n`
还有制作过程是百度的,毕竟我只会吃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