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古琴演演奏的审美感修养
“审美”是每个人固有的本能。古琴的“美”是古琴演奏者通过艺术表现力给听者一种美的享受,如何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弹琴人自己知道如何“审美”,否则已不知又如何晓人,所以它也是弹奏者必须具备的修养。往往弹琴人只知道照谱弹奏,感情效果不加注意,审美感就是对每乐音、乐句、乐段和全曲处理的研究。
古琴是由散、泛、按(包括罨音)三种音色交错运用的乐器,弹奏的琴曲同度、三度、五度、八度的和声特别多,必然会产生单音、主次音、强弱音和句、段衔接的复杂关系,如果对这种复杂的关系,不知道处理,演奏的琴曲就不可能富有感情,也不可能给听者一种美的享受,所以弹琴人必须有以下审美修养。 !
(一)、单音的处理(包括发音),一般认为古琴指法多而细决大部分在左手,所以左手指法难于右手,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左手指法虽然多而细,毕竟可以通过刻苦锻练掌握它,而右手是发音动作,它是随着头脑里的意念指挥的,轻、重、徐、疾关系着琴曲感情的先导作用,如果首先不能处理好发音,左手指法再熟练也不可能弹出好的效果。因此说,右手指法应该难于左手指法,当然,右手指法处理得再好,如果没有左手指法配合,也不可能弹奏出好的效果,它也好比表与里的血肉关系,这样就联系到左、右手配合发音问题。
初学古琴者容易产生的毛病是,弹出的单音不厚不实,有怪声,强弱力度也控制不住,什么原因呢?先从右手指法讲起。右手弹弦一般应在岳山与一徽的二分之一处,靠近岳山则刚、靠近一徽或一徽以下(二、三徽)则柔,如何处理好刚、柔恰到好处,可根据曲情选择部位落指,右手弹弦还应当注意的是,手指弹弦要尽量向琴面俯冲,不要向上桃,因为向下俯冲发出的音沉、厚、凝、实;向上挑就轻、浮、空、飘,此外用指的方法也很重要,一般手指弹弦用半甲半肉,如果需要刚则用全甲,需要柔则用全肉,需要轻则用手指碰弦向上提擦出音,需要加重可用另一手指做弹弦手指的帮力,如:食指挑七弦,中指可放在五弦上帮助食指用力向琴面俯冲,这些是右手弹弦的基本知识,关于按弦音不实、不厚和有怪声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左右手的配合关系。左手按弦落指过早音就呆滞没有厚度,过慢就会出现双音(散音与按音),绰上,注下一般不要超过一个音位,否则会出现不需要,不协调的音(所谓怪音)。一般弹琴人喜欢用重力弹弦取音,意在表现指力雄厚,殊不知弦有一定的张力,过重超过弦的承受力量音出来就不“纯”有“疵”声反而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