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车。君不见当年和谐没出来的时候用4台韶4连推带拉的牵引两万吨多么壮观。
2基础设施。80公斤级别的钢轨在国内绝对绝无仅有,部分路段铜银合金的导线价值快赶上珠宝了。
3运行间隔。2万吨的列车可不是说停住就停住的,能做到7分钟的间隔不知道以多少调度员的白头发为代价啊。
4轴重。这个问题至今没解决,25吨轴重顶到头,连国际重载铁路联盟规定的27吨轴重都不到,更别提追赶美国习以为常的35吨轴重了,人家还用的是破败不堪的木枕。好在重载铁路只需要满足3个条件中的2个,而另两个——运量和牵引总重——我们都满足。实际上提升轴重和提高速度是矛盾的,所以我也不指望提升太多了,经济技术上合理就好。
5因为轴重上不去,就要加编组,于是列车2公里多长,而制动信号的传递是靠风压,前后差距能有几分钟,这段时间里面几万吨的质量带来的惯性直接把车钩掰断没商量,于是采用了可控列尾和电空联合制动。
6还是车太长带来的问题,到发线有效长。两三公里的有效长不是盖的,从头走到尾要用半个多小时呢……
7翻车机卸车需要车辆采用旋转车钩,3辆车一组中间用连接器连接而不是车钩。这种单元式整列运行的模式国内也是绝无仅有,车辆都是专用车。
8这么重的车,怕的不是上坡上不去,而是下坡刹不住,大秦线是山区铁路,延庆那段长大下坡对机车车辆要求很高。编辑于 2015-0
2基础设施。80公斤级别的钢轨在国内绝对绝无仅有,部分路段铜银合金的导线价值快赶上珠宝了。
3运行间隔。2万吨的列车可不是说停住就停住的,能做到7分钟的间隔不知道以多少调度员的白头发为代价啊。
4轴重。这个问题至今没解决,25吨轴重顶到头,连国际重载铁路联盟规定的27吨轴重都不到,更别提追赶美国习以为常的35吨轴重了,人家还用的是破败不堪的木枕。好在重载铁路只需要满足3个条件中的2个,而另两个——运量和牵引总重——我们都满足。实际上提升轴重和提高速度是矛盾的,所以我也不指望提升太多了,经济技术上合理就好。
5因为轴重上不去,就要加编组,于是列车2公里多长,而制动信号的传递是靠风压,前后差距能有几分钟,这段时间里面几万吨的质量带来的惯性直接把车钩掰断没商量,于是采用了可控列尾和电空联合制动。
6还是车太长带来的问题,到发线有效长。两三公里的有效长不是盖的,从头走到尾要用半个多小时呢……
7翻车机卸车需要车辆采用旋转车钩,3辆车一组中间用连接器连接而不是车钩。这种单元式整列运行的模式国内也是绝无仅有,车辆都是专用车。
8这么重的车,怕的不是上坡上不去,而是下坡刹不住,大秦线是山区铁路,延庆那段长大下坡对机车车辆要求很高。编辑于 2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