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条顿帝国吧 关注:26贴子:545
  • 5回复贴,共1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02-27 10:54回复
    线列步兵一般分为,线型阵,方阵以及纵队队列。从17世纪中期开始,步兵广泛采用了手持枪械,占主导地位的战术是线式战术,将步兵排成宽而浅的线列,然后齐射。一条线列,有二至四排士兵。该阵型不仅存在于欧洲,明初开国将领沐英以及日本战国大名织田信长都采用过类似线列。
    因为在近距离内,火枪的准确度能够依靠密集度相对地提高,加上装弹速度的缓慢,所以,只有密集阵型的射击才能最大限度地造成敌军的伤亡。线列以发挥最猛火力为目的排列。以松散(Skirmish)阵型排列的步兵,虽然能够寻找掩护,而且相对地灵活,但是,在对抗骑兵时十分脆弱,也不能守住阵地,抗击前进中的步兵纵阵。线列步兵向受到威胁撤退的散兵与骑兵提供了支持。
    在遭到骑兵包围时,线列步兵能够迅速转变为方阵。这种方阵中间是空的,不同于长矛兵与旧式火枪手的方阵。在滑铁卢战役中,法军内伊元帅就是错误估计了英军后撤,落入空心大方阵而损失了拿破仑精锐的胸甲骑兵队,进而导致法军的劣势。
    即使是训练有素的步兵,以线列阵型行进时,速度仍然会非常缓慢,而且,在行进时,阵型很容易裂开,特别是在通过灌木、森林时。因此,在固定时,步兵通常采用线列阵型,而在行进时,通常采用纵阵。在冲锋、近战时,也会采用纵阵。而在追击过程中,方阵线列往往不能保证,进而形成散兵线推进。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5-02-27 11:03
    回复
      线列步兵无疑是那个时代最英勇的士兵。由于燧发枪以及火绳枪精度射程有限,为了保证最大程度的杀伤,阵列步兵往往相当密集的排列成横队。到达距离敌人一百米左右时才可以排队准备射击,等到数轮射击结束,往往一方开始刺刀冲锋。在射击过程中,需要士兵拥有极大的勇气面对扑面而来的弹雨,这便是现代人所诟病的排队枪毙战术的由来。线式战术需要严明的纪律与简单的移动,需要士兵熟练指令到下意识的程度。在训练中,演习与体罚经常进行。
      由于士兵训练简单,武器装备制造方便,以及欧陆皇室之间的领土纠葛,线列步兵很快成为了欧洲国家的常见步兵兵种。随着战争的扩大以及方阵的逐渐完善,除火枪手以外,精锐骑兵部队,掷弹兵,支援炮兵逐渐变为线列步兵的一部分,慢慢形成了大军团综合线列步兵战术。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5-02-27 11:13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5-02-27 11:14
        回复
          十七世纪早期,步兵大量装备火绳枪,冲锋时往枪口插入短矛头,成为短矛。在实战中往往顾此失彼。而到了在17世纪晚期,火绳枪手被更轻更便宜的、燧发枪兵(Fusilier)代替,他们装备了燧发枪,重五千克,口径17.5毫米,出现在法国,后来传播到其他国家。在很多国家,燧发枪仍然称为火枪。但是,无论是火枪抑或是燧发枪,都是无膛线的,这使得两者的准确度底、射程短。但是,相应地,由于无膛线,弹丸对人体的创伤比有膛线枪的弹丸高。而刺刀逐渐变成固定在枪口下方的军刺或者有三楞出血槽的刺刀。使用更加方便,近战威力更大。
          线列步兵没有任何防护装备。只有一些精锐部队,能够保留一些有传统元素的防护装备,比如掷弹兵的铜帽,以及个别士兵自备的皮质内衬甲。也有个别前列士兵自备铁质胸甲。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5-02-27 11:20
          回复
            来复枪不断提升的射速与在早期的加特林机枪出现导致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线列步兵战术失去了实效性。阵列步兵在强大的火力面前往往伤亡惨重。各国吸取美国内战经验,逐步改良或者思考新的战术。随着1883年发明的马克沁机枪,线列步兵在接近敌军前就会承受巨大的伤亡,进而失去了战斗力。而骑兵也因为步兵武器的改进而衰落。在20世纪初,步兵开始慢慢接受以轻步兵散兵阵型作战,但是,有些地区仍然以线列步兵战术训练来培养部队新兵。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5-02-27 11: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