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吧 关注:209,135贴子:418,235
  • 5回复贴,共1

关于威妥玛拼音,中西语言比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刚刚心血来潮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威妥玛拼音的拼法”帖子,讨论是否应该将“北京”应该翻译成Peiking。赞同者认为,Peiking更加符合拉丁语系的惯常读法,而Beijing中的“j”西方人是发不出来的(这让我想起来计翔翔教授的话“j、q、x我们的小朋友发音都有困难,外国人就更发不出来了”)。我也自己试了一下,如果把“e”、“i”、“j”发音成国际音标,那么Beijing就成了“白以英”;而Peiking则是“派以king”。显然是后者更为接近,但这并不是标准的读法。
早在1977年,联合国就规定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称呼中国人名地名的标准。我个人认为,当时的《汉语拼音方案》选取的拉丁字母的中国读音(汉语拼音)与外国读音(国际音标)有部分差距,可能在照顾外国人发音障碍问题上未做太多考虑,所以造成我们认为可以读的东西外国人读的不一样甚至没法读。
其实,我还是坚持Beijing这一写法的,只不过要告诉外国人:不要照着国际音标度,要像中国人一样按照汉语拼音读。至于您汉语拼音里面有些音读不出来,那是您语言天赋太差了。毕竟我们中国人学英语也是按照您制定的国际音标学习的呀!(很多国人音标也读不准,但是也得读呀。现在还没有工具能把汉语和西语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所以为了提高中文音译名的准确性,我认为不但要采取汉语拼音,而且老外也要照着我们的声母韵母来读,这才行!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东方文字是一种表意符号。例如你从汉字书写上找读音那是找不到的,古埃及文字也是这样(例如,古埃及文字中“⊙”长得像一个太阳,意思也是一个太阳,但是读Ra.你根本就看不出来,它读Ra),这种文字的读音随着时间推移,变化幅度可能比较大。我们中国人要是不知道汉字的意思,就不能正确地读出来。外国人就不是了,拉丁语系的文字都是一种表音符号,是记录读音的。所以同样一块平原上,甚至同个国家内都会有多种文字。语音不统一也就罢了,文字也不一样。这也可能是欧洲小国林立的原因之一。
话又说回来,即便是表意符号的汉字,在经历了几千年变革之后,早就不能直接看出它的字面意思了。我不知道大家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获得汉字的含义的:1、通过看到字,读出读音,脑海中反应出来意思。2、直接通过汉字形体这种符号得知含义(例如交通标志)。不管您通过哪种方式获得含义,西方人看西文肯定是第一种。
所以我想说,学英语千万不能“哑巴英语”啊。既然西文是表音符号,那么我们应该利用它这个特点,通过读音在脑海里反应含义。通过读音进行联想,这才是学习西文的正确途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2-27 22:33回复
    中古汉语本来就读king,把现代的jqx。读成gkh或zcs。老国音也是如此。


    IP属地:江苏2楼2015-02-27 22:59
    回复
      peiking的p是对的,反倒汉语拼音的b不是很科学。英语里的b是全浊辅音。而汉语里的b和英语的p都是清辅音,其实是一样的。


      IP属地:江苏3楼2015-02-27 23:02
      回复
        威妥玛拼音的拼法研制出来比较老,当时的北京话腭化可能没现代严重,也有尖团之分,老北京话还有文白异读,比如zei和ze的异读。你也可以看看朝鲜的《老乞大》一个用韩国字母标注的官话的版本,里面王京也读成uang ging(uang king)


        IP属地:江苏4楼2015-02-27 23:23
        回复
          不明觉厉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2-28 11:14
          回复
            北京大学的英文就是Peiking university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5-04-09 22: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