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37,663贴子:993,676,182

从傅满洲到暴风赤红:美国银幕上的中国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经历了显著的变迁。这一变迁既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文化自信的增强,也昭示着中美两国关系的阴晴和东西方文化的隔膜与交流


1楼2015-03-03 22:28回复
    留名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5-03-03 22:29
    回复
      早在默片时代,美国影人就把中国人的形象搬上银幕了,较有名的影片有《残花泪》,讲述了一个名叫程环的吸食鸦片的华人爱上了白人少女露茜,露茜的父亲发现后怒不可遏,强行把女儿带回家并打得她奄奄待毙,程环赶来目睹此景开枪打死其父,最后在香消玉陨的露茜身旁自尽身亡。


      3楼2015-03-03 22:29
      收起回复
        受19世纪末以来的排华运动的影响,黄祸的化身“傅满洲博士”开始活跃在美国影坛上。傅满洲被塑造成拥有尖下巴、八字胡、细长眼的奸诈邪恶的形象,总是幽闭在黑暗世界中,精通各种酷刑和毒药,策划种种邪恶勾当。他集当时西方人对东方华人所有最恶劣的想象于一身。


        4楼2015-03-03 22:30
        收起回复
          傅满洲系列电影包括:《神秘的傅满洲博士》(1929),《傅满洲的面具》(1932),《傅满洲之鼓》(1940)等十几部。电影的结局往往是白人最终战胜异类,傅满洲遭到惩罚死去,却又在下一步电影中奇迹般复活。


          5楼2015-03-03 22:31
          收起回复
            没人回我不科学


            6楼2015-03-03 22:31
            收起回复
              大爱《环太平洋》电影届的神作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5-03-03 22:3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3-03 22:3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3-03 22:32
                  回复
                    15楼被我上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3-03 22:32
                    回复
                      与傅满洲电影同期,好莱坞还有另外一个经典的华人形象,那就是神探陈查理。陈查理是檀香山警察局警长,他温和、机智,顺从于白人,除了口头禅“子曰”和浓重的口音,很少提及中国。他代表了白人心目中对华人的理想期待。


                      11楼2015-03-03 22:32
                      收起回复

                        1937年的《大地》改编自赛珍珠的同名小说,该片获得多项奥斯卡金像奖。影片主人公王龙是一个贫穷的中国农民,他与一个大户人家的奴仆阿兰结婚,辛勤耕作养家糊口,并经历了灾荒。辛亥革命后偶尔致富,不仅纳妾而且懒散享乐,后在阿兰的规劝下及时醒悟,休掉小妾重归土地。


                        12楼2015-03-03 22:3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3-03 22:35
                          回复
                            不开心


                            15楼2015-03-03 22:35
                            收起回复
                              留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3-03 22: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