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那个时候的中国教育好像送出国是潮流了,那个时候就觉得留学就是金牌了,可能我也有点从众思想;再一个,出去还有一个更好的想法就是语言上有锻炼,比方说他读的英国的学校很好的,那个学校是需要要求会四种语言的,两门是必须会的,还有两门是选学的,英语、法语是必须要会的,然后还可以选学,他又选学了拉丁和日语。就说起码这个,我觉得教育方面那个时候还是国外做的好,现在看还依然是国外比我们国内还是要好一点,所以那个时候就送出去了。我觉得稍微欠妥,应该是从现在自己走过路来看,可能小孩子出去是在中国读完了初中再出去,或者是读了高中再出去,在国外完成大学、完成硕士研究,可能这样更好一些。